第二场演出时,其他教员和领导们分头去隔壁《草原儿女》和《沂蒙颂》观看,只留下季玉兰和孟良吉两位舞蹈教员在这边盯场。
既然是比赛,他们就得知道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强,要知己知彼。其他几部安排得比较远的舞剧没法赶过去看,就在隔壁的这两部怎么也得看。
其实在他们心里,能跟自己团里一较高下的,也就这两部了。
到了第二场,观众果然比下午多了不少,大多是看过《草原儿女》和《沂蒙颂》过来的。
沈娇宁想,只要舞剧质量够硬,前面看过的观众一定会出去跟别人说。熟人推荐比什么宣传手段都好,不过她觉得大概要等明后天,这种宣传才能发挥作用。
晚上的这场演出,观众们的反馈和上午所差无几。
这批观众已经看过了另一部官方主推的舞剧,下午看的时候心里还在想,不愧是官方推荐,虽然题材还是老一套,但这舞就是好看,估计这次《森灵》是比不过了。
他们是这么想的,刚刚晚饭的时候互相交流,也是这么说的。结果没想到,晚上过来一看《森灵》,他们只觉得自己晚饭时说得太草率了。
毕竟是《女儿》的主演和编舞,有她在,舞剧怎么可能会差!
看着舞台上一段接着一段的精美舞蹈,一幕连着一幕的创新片断,混在观众里的几个专家评委觉得自己脸上火辣辣的。
他们也是研究了大半辈子舞蹈的人,已经是别人眼中的顶级专家,今天居然犯了这样的大错,没看完所有参赛舞剧就轻易下了结论!
这固然有他们心里本就偏向《草原儿女》和《沂蒙颂》的原因,因为这是专业芭蕾舞团编排的,三月份又有几位顶尖芭蕾人才加入,这个阵容部队文工团远远比不上。沈娇宁再厉害,她也只有一个人。
可是,他们现在更觉得,归根结底是自己没把这个舞蹈界的后起之秀放在心上。这舞蹈实在是太出色了,这里有许多片断,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此刻他们恨不得把另外几个专家评委都喊过来,一起看看,一起讨论讨论,一起抒发一下内心波澜起伏的心情。
他们相信,其他人一定会跟自己一样震惊。
怎么会有人这么编排呢?芭蕾居然还可以这么跳?跟这里一比,隔壁把芭蕾和蒙古舞结合,还算得上是值得夸赞的突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