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口琴啊?”她们大呼失策,大家都是跳舞的,对乐器了解没那么多,根本没想到这一种简单乐器,“团里也真是的,都不告诉我们有哪些可以选。”
“算了,我们就唱歌吧,唱歌也还行。”
大家又讨论了一路,最后都对自己报的内容还算满意。
……
文工团确实给了新兵适应的时间,尤其是对芭蕾演员,让他们第一个月先习惯每天早上的毯子功,乐器和唱歌等技能在第二个月后再慢慢开始学,学乐器的只需要在一个月内把乐器准备好。
这样的安排循序渐进,大家都比较能接受。
第一天开始正式训练,大家早上六点半集合,一队二队在一起练一个小时的毯子功。
毯子功由孟良吉老qg长lz师负责指导,二队的舞者和一队的老兵都很熟悉这些,他只是说了要练哪些,大略看了看,就过来指导一队的新兵。
孟良吉先让她们做了几个硬毯子技巧,包括虎跳、前桥、后桥等,元静竹和沈娇宁一一做了,黄盼香和温慧月连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都听不懂,就呆呆地站在那里没动。
孟老师让黄盼香和温慧月在旁边先看着,又让沈娇宁二人做软毯子技巧,她们挨个做了倒扎虎、抢背、跤柱、案头、叠筋,孟良吉觉得还不错,让她们过去跟老兵一起练习。
沈娇宁觉得既然要练,她就踏踏实实地从头再学一遍,跟孟老师说:“老师,我能不能再跟着听您指导一遍?我有好几年没练过,动作记得,但技术要点有些忘了。”
部队文工团最提倡的就是勤学苦练,她愿意听,孟良吉当然没意见,让她跟着黄盼香和温慧月一起听,一起按他说的做。
毯子功其实是戏曲演员的基本功,在双彩县的时候他们也练,而且练得相当不错,除了毯子功,还有把子功、扇子功、手绢功、水袖功等。
但原主小时候学基本功留下的记忆已经寥寥无几,双彩县的张爱英老师也没有再从头讲授,只是监督大家训练,她也只能遵循身体的记忆练习。现在孟老师要从头教授毯子功,她想听一听。
而且她知道了一件事,孟良吉老师是兼具芭蕾、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的全能型舞者,过年那段时间,他又去五七干校进修了一段时间,沈娇宁有点期待他这样中西兼修的舞者会如何讲授最最基本的毯子功。
最开始是让她们练习软度,从正腿、斜腿、旁腿等开始练习,后来慢慢开始教翻身、飞脚、扫堂、旋子,进度并不算快,大家都能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