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问问她的想法,跟她好好聊一聊,她是不是对样板戏有什么误解?如果不这么做,如何保证大家看到的都是优秀剧目?”
汪英毅先是一愣,紧接着心中一喜,这,这是松口了啊!
虽然没有说直接停止样板戏,可是都让他去问其他人的观点了,听了不同观点,也许就会有转机呢!
“好,我再去找她好好聊聊,看看年轻同志们的想法。”
汪英毅心里觉得,沈娇宁肯定能提出好意见。明明她还小,艺术上资历也浅,但他就是打心底里觉得信任。
他很想跟沈娇宁见面聊,但她在南方,实在太远了,扩增样板戏的事情还等着他定下来,只好打电话。
电话过去的时候,沈娇宁正在排练室里,面色有些凝重地排练。她在思考,是否有可能早点改变现在列样板戏的现状。
电影上映,又广受好评,文工团里人人开心,她这个编创者兼主演前几天还跟大家一起快快乐乐收集报纸呢,突然心事重重的,大家都感到费解。
就在这时,主席亲自过来喊她了。
大家看着她被主席急急忙忙地拉出去,纷纷猜测是什么事。
沈娇宁接起汪英毅的电话,听他说着,主席站在旁边,看着她的大眼睛眨呀眨,然后听到她说:“其实本质上不是叫什么名称的问题,而是模式,现在的模式是有限的,再扩增能扩增到多少?增加几部就只有几部。”
她听着对面说了什么,想了想,道:“如果是为了引导大家看好的作品,完全可以设立一个国家级的奖项,对演员、编剧、导演、作品本身等分别进行评奖,真正鼓励更多人创作……”
……
沈娇宁跟汪英毅深入地聊了聊,说完之后,带着点不敢置信的惊喜:“主席,他说会跟大领导报告,很可能真的会办这个奖!”
主席:“就算办了,你干嘛这么高兴?”
“那《女儿》就能入选呀!国家级的奖,要是在第一届就能拿奖,哪本舞蹈史都要把它写进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