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玉兰本来想去后台找沈娇宁问问,是不是有什么独特的训练方法,结果一起身,就发现刚才台上的演员们都被观众团团围住了。
一台舞剧,能让观众激动成这样,已经是她记忆中很久远的事情,久远到她以为这样的情景也许再也不会有。
那还是二十多年前,建国后不久,她才七八岁,跟着文工团到乡下表演打倒土豪劣绅,那时的人们就是这样激动地把大家团团围住。
看来今天是没有时间跟她说上话了。季玉兰把上一次沈娇宁和曹丽的合照拜托一位工作人员转交,离开了剧院。
反正,早晚是他们部队的人,有的是时间。
……
沈娇宁在舞蹈上向来自信,或者说,还有一点儿太过自信了,在她的字典里,极少出现“不行”两个字。
其实她从构思这个创意开始,就没想过自己会失败,但是今天的巨大成功,还是出乎了她的意料。
他们整整谢了三次幕,观众的掌声久久不息。
沈娇宁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好在剧院的工作人员上来,示意他们可以先走,现场交给他处理就行。
可是他们正要下台,就有观众冲上来了,有一个带头,很快就跑上来很多。
她心里其实是高兴的,这说明观众真正认可了他们的舞剧。
剧院又过来了好几个工作人员协调,最后答应:“给你们拍女主演的照片,跟电影海报那样的,就挂在咱们剧院!”
观众喊:“名字!名字!”
工作人员有点犯难,现在的要求是不能搞英雄主义、个人崇拜,外面的演出表只写剧名和文工团的名字,演员个人的名字是不写的。
说实话,连他都还不知道这位厉害的女演员叫什么。
“你们问人家名字也没用啊,人演完今天就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