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紧急,沈娇宁和颜嘉明当天下午就去了市妇联。
接待他们的是个干事, 有人来了头也没抬,机械地问:“遇到什么问题了?需要上门调解吗?调解要排队,前面还有一百多户等着呢。”
沈娇宁第一次走进妇联, 原来他们平时都是这么工作的。
她上前一步, 道:“同志,我们是文工团的。”
那个干事这才停下手中的活, 抬头一看,发现这文工团的人她还见过——之前去苍龙镇, 这姑娘虽然瘦,可爬山路不带喘气的,令人印象深刻。
“你好,有什么事吗?”
“我们想跟妇联谈一下合作, 这边应该找谁?”
“我们都可以, 是去哪个村镇的演出?”和文工团的合作都是定式的,很简单,他们记录下来, 再上报给主任就行,“以后文工团都是你们来谈了吗?”
以往都是一个有些年纪的女领导过来谈的。
沈娇宁知道她是误会了:“那个,今天的合作可能会和以前不太一样,方便借一步聊聊吗?”
干事林春霞有点奇怪,跟文工团的合作还能怎么不一样的?
不过两边一直是兄弟单位,合作很多,就同意了:“这里人太多,我们去主任的办公室谈。”
妇联的主任不在,进了办公室,林春霞给他们倒了水,问:“怎么个不一样法?你们说说看。”
沈娇宁想到她进来时,看到的那排“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标语,道:“是这样的,我们排了一出专门讲妇女的舞剧,目的是提高妇女地位,让妇女真正能顶半边天。”
“哦,还有这样的舞剧?”
“是啊,你看妇联的工作那么忙,需要帮助的妇女那么多,但妇联毕竟人力物力都有限,能帮一家算一家,还不一定能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