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还带着变声期独有的尖锐,尤其是抬着声音说话的时候:“家里的?”
他们家不是很穷吗?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第108章
“穷”这个词已经在庄玉林这里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从小到大,在庄玉林眼里家里都不富裕。
小时候更不提了,那时候他都懂事了,家里穷得只有十来斤米了,还要撑到什么时候呢?撑到秋收过后发粮食,家里都是大米跟其他的一起煮,平时少吃饭,多吃菜,好在夏天其实不缺菜吃。
到年纪更大点,庄玉林还记得家里是爸爸去厂里当上?了工人同志,条件才开始好一些的,这也是他们家的额外收入,家里的苗子?地庄玉林经常听村里人说,要种粮食才有钱,种苗子?卖不了几个钱。
他听得多,就以为家里的苗子?地不挣钱,还比不上?人家村里种粮食的,但人家种粮食是一家人种,他们家工人爸爸要去厂里上?工,家里只有好妈妈陈夏花跟爷奶,人手不够,只能种苗子?地。
这就让庄玉林在心里衡量过,觉得家里跟其他人家的水平是打平了。
而且村里好多人都不读书,他们家还要送他跟弟弟去读书,这样算下来,他们家里的开销更大一些。
也就更穷一些了。
甚至他们都大了,他马上要中考了,村里的人一栋一栋的二层小楼都盖上?了,但他们家的二层小楼一直没动静儿,别人是叫他“小厂长”,庄玉林是觉得他们家还是穷着,盖不起房,以前他还听到过别人议论,议论什么呢,就是说他们家,说:“工人庄家又当工人,又弄苗子?地,现在还开了厂子?,怎么不盖新房子的。”
新房跟旧房,谁不愿意住新房的?
村里稍微有点钱的早就弄起来了,盖不上?二层小楼,也去买了砖,买了灰来糊墙,刷墙,看着就干干净净的,他们家还是没弄,什么都跟以前一样,看着还是破破烂烂的破瓦房。
庄玉林都打算家里的房子要等到他跟弟弟毕业,挣钱来盖新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