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的时候,大房也早就吃过饭了,庄民国递了过去叫他们趁热吃了,见他娘向婆子脸上愁眉苦脸的,随口猜了个:“我爹药不够了?”
“那倒不是。”向婆子两个也习惯他隔三茬五就送回吃的来,一边吃,向婆子还叹了口气,“后天你刘三婶家不是要办喜事吗,专门来请了我们去吃酒。”
刘三婶这是要跟他们庄家做对比呢。
庄民国兄弟两个结婚的时候家里穷,大媳妇刘春枝背了个包就来了,送亲的喝了碗糖水就走了,二媳妇陈夏花进门时,家里的日子好过些,向婆子端了两碗菜出来给送亲客吃的。
不是向婆子偏心,而是这年月就这样,大媳妇刘春枝是六几年进的门,陈夏花是过了七零年才过的门,中间差了好些年,家里的日子肯定是要比刘春枝刚进门的时候好上些。
刘春枝就因为这两碗菜一直觉得不公平。
刘三婶家可是提前说了,要请他们去吃酒席呢,要在村里摆十桌。
“去就去,都去吃顿好的。”
向婆子哪里不懂的,她扭了半天,手指在裤腿上点了又点,声音小得很,“要给礼钱。”
哪有白吃酒席的?
庄民国到口的“送五毛钱”的话一下顿住。
老两口身上是有钱的,逢年过节儿女给的,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卖东西换来的,上回三妹还还了二十回来呢。
没被偷没被抢的,还送不出礼钱来,这钱哪儿去了?庄民国都不用想的,“我这嫂子又把你们钱给拿了?”
向婆子低低叹了口:“说是她娘家妈得了病,要凑钱。”
刘家那老婆子上辈子活了七老八十呢,没生几场大病小病的。
刘家几个儿女被人家问及有没有秘方,各个神气得很,夸自己,“照顾有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