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几个重要的人?”
“是的,还重伤了叛军首领。”
杜婉发现山上还有几波搜山的人,就带着胡三离开。
一路上还朝胡三打听裴灏之事。
胡三边走边说,毫无隐瞒。
裴灏跟杜婉一样,都是走小道,翻山越岭,用最快的时间到达叛军地盘。而且他不像杜婉一个县一个县找人,裴灏在西南边陲同样有自己的情报网,找到据点就能拿到自己想要的叛军资料,当天就找机会潜入了太初县。
开始策划了斩首行动。
胡三问道:“郡主可知乔首领是谁?”
“是谁?”杜婉好奇问。
胡三说,“是乔启!望月楼的东家,朝廷一直在追查的要犯。”
“……”杜婉默了。
望月楼?居然和望月楼有关。
杜婉以前没有怎么关注望月楼,很多事情听听就过去了。然而事关到黄怜,还有黄家参与的情况,杜婉有九成的把握,望月楼幕后之人可能是谢璋。
只是,望月楼被封了后。
谢璋没有任何可疑的地方,定北侯府同样撇得很干净。
平南城的黄家已经落魄,据说黄怜的继父黄达财,跟人去游湖喝花酒,酒醉后不小心掉到河里淹死了。
其实,杜婉现在不惧谢璋造反。
事实上原著中的谢璋,是有野心争夺天下,但并没有背上造反的名声,所得到的一切,包括帝位都是名正言顺,理所当然的。只不过是过程曲折了一点儿,先娶了秦鱼鱼,再由秦鱼鱼再三出面请求他登基,最后是众望所归。
如今的杜婉想杀个人不难,包括谢璋。
所以,杜婉不怕谢家造反,就头痛各种天灾动乱……
杜婉这边想得有点儿远。
胡三那边就将裴灏策划杀人的事情说了。
最先死的是两个将领和一个军师。
两个人约着一块儿喝酒,直接被裴灏杀掉,就在一处酒馆的包厢里,再伪造了案发现场,把偷来的一个军师的随手之物,扔在了案发的包厢。接着可以想象,那个军师被捉。裴灏的做法很损,他亲手写一封信,塞到军师的书房里。
于是那信就成了证据。
军师成了朝廷的探子,是叛徒。
然后军师死得憋屈又冤枉,被乔启直接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