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瞧见穆总有些紧张,却还是拿出了县领导应有的气魄:“您好,我听张副县长介绍过贵公司的情况。天时地利都有了,只要做到了人和这一条,我想我们一定能够稳定地达成合作。”
穆总笑着追问了句:“你们县里的人出来打工还要县领导带队?”
布哈倒也诚实:“我们县里很多人不怎么会说普通话,我们带人出来,也是给大家壮胆。走出来,多看看,回去才清楚该怎么建设好我们自己的地方。”
双方初见面的气氛尚算融洽,但是很快就产生了分歧。
涌泉县的领导干部和乡亲在自家地盘都不愿意自行组织合作社直接通过供销社与网站签合同,还得陈老板和冯老板掏钱租地付工资;到了新疆,他们更加只愿意出卖劳动力。
按照布哈的想法,就是香港老板租下土地买了种子后面他们种他们收,完了再卖给穆总。
但是穆总已经不想自己种田了,她的生产线拉得太长,没精力连种棉花都要自己亲自找人动手。她希望的是布哈等人组建成合作社,完了直接将长绒棉销售给她就好。
双方各有各的考量,前者怕担风险也怕前期投入成本太高。后者则是无心自己开农业公司种棉花。于是谈到后面,两边竟然僵持了起来。
陈凤霞和张副县长一看这样不行啊,两人赶紧分头给人做思想工作。
陈老板和穆总打商量:“这样吧,您看,首先一个棉种的投入。你们公司的习惯是要种你们的种子对不对?那你就先赊给棉农,当定金。既然说好了是订单式种植,那你总得给人家点保证是不是?”
这事不算大,穆总当然就点头答应。
那头张副县长也保证要尽最大的努力给这边的新棉花田争取滴灌示范项目。这个有国家补助,到时候棉农自己掏的钱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布哈还是犹豫:“可是租地也要好多钱,我们没本钱的。再说要是种不好,亏了本前怎么办?”
陈凤霞赶紧说他:“你们今年打工难道挣不到钱吗?这就是投入的本钱。现在,种子穆总已经同意赊欠当定金,种植有机棉也不会用那么多杀虫剂和化肥,你们的主要支出还是劳力对不对。我再退一万步讲,万一到时候棉花没长好,你们白忙了几个月,你们是不是还可以去给别人采棉花挣钱啊。你看,种棉花这个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你也不能干啥。等待的时间里,你们完全可以找别的活干,是不是?女同志可以接绣花的活计,男同志去工地上做事或者摘西红柿摘辣椒,这都是能挣钱的。”
陪同张副县长一块儿过来的本地干部也强调:“没错,在新疆租地种田的内地人基本上都是三月份过来,十月底回去。一年有半年时间能待家里,也不耽误年底的大事,还有人利用这时间差做生意。”
陈凤霞笑道:“要是你们冬天不打算回去,也能批发皮衣防寒服这些东西过来卖啊。天冷,大家都要保暖。要不开奶茶店,冷的时候,大家都想喝热乎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