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梦的父亲是个肚子不小的胖子,按照闺女的话,就是她爹开饭店后突然间膨胀的。他听说女儿带朋友过来,百忙之中还抽空过来敬酒,一直强调这顿算他请。
后来还是陈凤霞坚决不同意,他开口给打了八折。
虽然这一桌打完八折也得好几百块,但是吃得痛快不是,那就无所谓了。
余老板敬完了酒,又要回去忙的时候,外面走进个高鼻梁蓝眼睛的三十岁上下的男人,他汉语说得溜得很,瞧见余老板就招呼:“姨爹,你决定好没有?你这饭店又挣不到什么钱。赶紧关了吧,我们一道去哈萨克斯坦,那里衣服你拖多少过去都不愁卖不掉。”
陈凤霞下意识地扭头看张副县长,听到没有,老板,既然哈萨克斯坦的东西这么好卖,你还折腾啥啊,想办法把东西卖到哈萨克斯坦去啊。
话说,哈萨克斯坦到底在哪儿?应该距离新疆挺近的吧。不是说游牧民族嚒。
第450章 投资办个厂
地理已经彻底还给老师的陈老板便不插嘴,就带着两只耳朵听。
余梦的表哥是维族人。他有个朋友是阿图什市人,当地的维族人被称之为新疆犹太人。啥意思呢?就是人家主要靠经商过日子。这其中一半的阿图什市人做的是跨国经商生意。他朋友家做的就是跨国布料生意。
按照他朋友的说法,哈萨克斯坦百分之六十的日用品来自于中国。那里的中国货非常受欢迎,谁带东西去都能挣钱。
余老板却是个做老了的商人,根本不会轻易就叫人说动。
大约是包房外面太吵,他又不打算避讳从内地来的客人,他就直接在陈凤霞等人身旁质疑妻侄的话:“你的那个朋友家不是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做生意吗?怎么又跑到哈萨克斯坦去了?”
“嘿,别说了,去年有人在图尔巴扎上放火,阿图什人的布料都被烧得一干二净,他家差点儿破产,这才改去哈萨克斯坦的。现在,挣的钱已经完全挽回了损失,是不是挣钱的好门路?”
陈凤霞越听越晕,这个吉尔吉斯斯坦又在哪里?图尔巴扎是个什么玩意头?
余梦却小声跟客人们解释:“巴扎就是大集市,特别热闹。本来图尔巴扎上的新疆人很多的,生意也很好。听说他们本地人嫉妒,所以才放的火。他们当地政府还不愿意让新疆人再过去做生意,后来是我们国家出面谈判,他们才同意的。不过新的巴扎还没建好,建好了估计跟以前也不能比。”
陈凤霞顿时对这姑娘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