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页

嗐,其实真学不好也没什么大不了。后来这孩子发展得挺好的啊,同龄人中称得上一句佼佼者了。

就怕高桂芳心里会不舒服。

没想到高桂芳回头跟打着呵欠过来的陈文斌商量:“要不以后让佳佳学文科吧,我看她是真不喜欢理科。”

陈凤霞吃了一惊,上辈子为了学文学理的事情,高桂芳跟女儿闹过矛盾的。因为当时大家有个普遍的错误观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科学不下去的人才会学文科。

就为这,高桂芳觉得丢不起脸,宁可花大价钱让女儿请家教学理科。后来陈敏佳被折磨得差点儿出事,才转去的文科班。

没想到这回,孩子才上高中呢,高桂芳倒是不强求了。

陈文斌没睡醒,随口应道:“随她喜欢,要真太辛苦,到时候送她出国留学也行。”

听听这话说的,出国又不是玩,留学就不辛苦了吗?辛苦得很。

苗姐她儿子都说了,要是再来一回,打死他都不出国留学。为了省钱,人家一个礼拜去餐厅打包一次,分成七份放在冰箱里。每次都拿一份出来热热,就是一天的食物。就更别说赶作业时那个辛苦了。

陈凤霞也不稀罕说他,只催促道:“快点吧,敬菩萨敬祖宗,你俩动作都快点。”

这个俩说的不是陈文斌和高桂芳两口子,而是指郑国强和陈文斌。

从郑国强和陈凤霞也回陈家庄过年起,陈家老两口就拉着郑国强一块儿祭祀了。这相当于拿半子当成儿子看的意思,连顺序也是陈文斌摆在前面。

这种事搁在别的人家,估计要起家庭纠纷的。但是陈文斌不在乎啊,他是实用主义者,对这种事完全不放在心上。跟在姐夫后面就跟在后面,还不容易出错。话说一年就祭祀那么几回,他哪里记得这些流程。错了还得挨骂。

现在阿爹阿妈对他可严格了,看不顺眼就骂他。好像要把从前三十来年积攒下来没用的骂一股脑儿倒在他身上。

他才不触霉头呢。

大家都忙了一天了,祭祀完毕,就赶紧坐下来吃年夜饭。饿了的人,吃啥都香喷喷。三小只同学最高兴,今天过年,可以放开肚皮吃肉肉呢。还有甜甜的八宝饭,每个人都能分到两勺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