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页

她办什么厂啊,她就没办过厂,哪里晓得要怎么办厂。再说了,外地人在当地投资,自己还不盯着的话,那就是花钱打水漂。

小谢急死了,这些人怎么就不听呢。又说鸿安镇运气好,羡慕鸿安镇富了起来;机会摆到他们面前了,他们又开始推三阻四,什么都不肯做,恨不得人家把钱塞到他们手上,求他们收下才好。

怎么办?供销社不肯收东西,那一家一户的就没办法卖起来啊。

陈凤霞也犯愁,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她搞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关键。没有这一层保障,事情肯定做不长久。

郑明明却疑惑地问妈妈:“鸿安镇供销社不能收吗?他们不是收了不少东西,加上荞麦这些也没什么吧。”

陈凤霞眼睛一亮,对啊。当年她做姑娘时,村里还有公社供销社的代办点呢。现在,既然这边距离鸿安镇不远,那就让鸿安镇也顺带着把这些给收了吧。

一家店要怎样才能生意好?物美价廉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种类齐全。你摆出去卖的东西多了,才能吸引到更多的顾客。

第319章 办个枕头厂

《圣经》上马太效应讲: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换成《道德经》,说法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不管怎么描述,道理都是一样的,强者愈强,弱者越弱。一个人如果成功了,好事会追在他屁股后面送上门。

人家也能接得住。

像鸿安镇供销社,他们尝到了网络营销的甜头,在这个新生行业里摸石头过河居然还逮到了条大鱼,自然对接下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收购荞麦和紫薯?没问题。眼下正是网店被万千网民围观的狂欢期,几乎他们摆什么东西上网,都有人感兴趣。甚至连当地妇女手工制作的虎头鞋,小孩穿的那种,都有人追着问,想买。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想充实货源。陈老板主动帮忙穿针引线,还承诺会购买农产品,他们自然愿意承接。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供销社的负责人朱主任还主动承诺会将附近的十里八乡都走个遍,到时候多筛选出一批可以摆在网上卖的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