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页

比方说强拆抢占侵犯了百姓的财产权,死活拿不出钱给赔偿。但是,一旦人家去告御状,几百万的维稳费用说掏就掏,从来没差过钱。明明几十万能解决的事,非要砸几百万确保人家不闹事,或者说别闹到京城去。分明大家知道后者是个无底洞,这回拦住了人,下回人家就不动弹了吗?直接解决人家的问题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不,解决问题想都不要想,永远没钱解决。压下问题才是王道,在这方面永远不差钱。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遗憾的是,这样的红薯官从来就没消失过。

谢军从厨房里搬了饭桌出来放院子中间,看到大妹就招呼:“回来了,赶紧洗手准备吃饭吧。今天生意怎么样?”

陈凤霞惊讶:“呀,你出去做买卖了?卖什么,枇杷吗?”

话说出口她就疑惑,这个季节还有枇杷吗?是不是已经下市了。

谢瑶笑出了两个浅浅的梨涡,直接摇头:“不是,是陈老板你给的东西。”

陈凤霞奇怪,她能有什么东西给谢家。难道是小谢拿了工资买了带回家的东西?

她扭头看小谢,后者也是满脸茫然。她刚回家哩,都没来得及跟姐姐说悄悄话。

还是谢军一边端菜上桌,一边替客人答疑解惑:“那个,电脑上来的东西,从电脑上过来,大妮拿去集市上卖。”

郑明明快速眨巴了两下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谢瑶:“你也是网购主?”

不对啊,网购主都是问好了东西然后再下单,就是个中间人的身份,根本不存在卖的过程,也没有所谓的生意怎么样。

谢瑶大大方方地展示空袋子,笑道:“我是从网上下单,直接打深圳拿的货在集市上卖。”

她在南方打了好几年工,自然晓得深圳是大陆的时尚前沿地带。好多港货都是从深圳进来,再慢慢传到内陆地区。因为交通等各方面因素,连流行都是打了时间差。

谢瑶进的童装,深圳那边已经过时压仓的童装,对于她生活的乡镇而言,是顶顶的时髦货。她从深圳直接进的衣服,中间少了人过手,也没有她自己出去进货的开销,所以拿出去卖定价就自由多了。

这几次附近乡镇赶大集,她都直接骑着自行车驮一麻袋童装出去卖。生意火爆的很。

陈凤霞惊呆了。她知道有人在网上批发东西,但那基本上都是做老了的买卖人。她完全没想到自己面前的年轻姑娘居然也有这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