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页

小赵和两位接线员妹子高高兴兴地从楼上逛到楼下,还一人买了杯奶茶跟蛋挞当下午茶。一直逛到脚酸了,她们才回店里坐着休息等待。

小赵从包里拿出资料,趁这闲暇时光整理归纳好写总结。

陈凤霞见状,直接把人领进办公室,省得外面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她也静不下心做事。

她翻看打印出来的资料时,突然间表示惊讶:“哎,老板,这回买房的农民工不少哎。”

先前在房交会现场,因为有不少单位团购买房,所以单看成交量根本显不出来。

现在,通过电脑分析数据,将单位购房与私人买房分割开来再瞧,小赵就发现问题了。

虽然江海市总工会出面牵头,组织了为数不少的机关事业单位国营厂看房团队,但是除了第一天和第二天,他们的购房量尚可之外,后面这些人的存在感就微弱到可怜了。

反而是在城里做小买卖跟打工的农民工在其后几天异军突起了。

就感觉好诡异,跟他们先开始设想的根本不一样。

陈凤霞都同丈夫感慨过一回公字头不愿意放弃福利分房当中权力寻租空间的好处了,自然对这样的结果不以为意。

“公家单位的人还等着下半年福利分房,认为那个更占便宜。城镇居民有不小的一部分寄希望于城市改造跟便宜的经济适用房。因为现在的房改政策,针对的就是有福利分房资格的公家饭碗人群,其他人也没地方领公家补贴去。顺带着,以经济适用房的模式,来解决非公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

小赵听完后,突然间倒吸口凉气:“老板,我怎么觉得这套行不通啊。福利分房不说,只要政策够强硬,那就是再拖个一两年,最后还得gaover。经济适用房我估摸着悬。开发商都能盖三千块钱一平方的商品房了,不管购房款公家跟私人各掏多少腰包,那钱最后不都还落在他口袋里嚒。那他为什么还要盖一千块钱一平方的经济适用房?谁还嫌挣钱烫手啊。”

陈凤霞也是摸石头过河,她搞不清楚经济适用房最后变成四不像,想要挖丑闻几乎天天都能上新闻,是不是有小赵说的这方面原因。

她只能委婉地表示:“任何政策最初的设想跟后面的发展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当初改革开放时,国家相关部门压根就没意识到乡镇企业会成为匹黑马呢。你看报纸上的文章,当时甚至根本没有统计乡镇集体经济这块的数据。以至于第一年开始统计时,直接从零到巅峰,搞得国外的经济学者做研究时都懵了,怎么也琢磨不透他们到底是怎样实现一夜飞升的呢。”

小赵哈哈大笑:“哎,经济学可真有意思。嘿,我大学时就该学这个的。”

可惜因为她妈是会计,她从小就烦算盘。在她的潜意识里学经济就是打算盘。所以大学填报志愿时,她全都远远避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