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页

“也许以后公交车地铁都开了。想到城市的哪个角落,公用的交通工具都可以到达,又便宜又方便。大家随时有车坐,也就不想坐三机了。没人坐车,自然也没人开车了啊。”

郑明明点头,渐渐跟上了妈妈的思路:“所以关键问题是交通出行工具不够。就好像我们以后如果都坐银行的大巴车上学放学的话,大家也不会做三机了。”

她抬起头,问母亲,“这是不是就跟大禹治水一样,堵不如疏?”

郑国强在旁边听得差点儿没晕过去。

他的老天爷哎,他姑娘真是能亮瞎他的眼睛。

只要过几天不见,他家大女儿就能说出石破天惊的话。

这都能够跟大禹治水连在一块儿。

当爹的人看着盯着车窗外头傻乐的小儿子,只好摸摸儿子的脑袋。决定不参与妻子跟女儿的谈话。

行啦,让半边天同志们自己交谈去,咱们爷儿俩还是看看外头的风景吧。

第83章 挣钱的门路

车子一路开到了上元县。一家四口下了公交车没走几步,就进了前进村。

冬天的乡村带着股肃杀的意味,然而并不冷清。除了村民来来往往发出的声音之外,还有盖房子叮叮咚咚的动静。

现在盖房子的可不仅仅是郑家,胡月仙的楼房也盖出了三层,还在往上继续添砖呢。

一个村子,同时动工的房子有好几栋。

最早给陈凤霞盖楼的建筑队十来个人忙不过来,领头的朱老板又从上元各个工地上搜罗了一帮老乡,相当豪气地接下了好几个工程。

在一帮同行都凄风苦雨,到处找活干的时候,他愣是农村包围城市,杀出了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