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遥想出了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办法:“光变绣线的话,我上场之前可以尽量穿着外套。”
卓娅听完觉得可行。
这是个土办法,但很有效。将场内光线阻隔开的确能阻止光变绣线变色。
“至于温变材料——”
卓娅找到了几种会在低温下变色的材料,并且对温度变化比较敏锐。按照她的设想,温变的创意想要放在后半段从黑天鹅变回白天鹅的时候,但这就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冰面上的温度是固定不变的,怎么做到将温变材料精准控制在后半段才开始起效呢?
闻遥沉思半天,说:“那我可以改一下动作编排。”
既然温变材料够敏锐,那她可以尝试后半段尽量贴近冰面——冰面的温度相当低,她手臂与腿上的体感温度就差着几度。
而且从故事性的角度来说,后半段需要展现的是“天鹅之死”的主题,所以即使她的动作贴近冰面也不会显得突兀。
闻遥重新构思了一遍编排。
其实贴地的步法与动作有很多,比如下腰的鲍步蟹步,但是闻遥思来想去觉得这些动作并不适合。
直到后来电话里,老师给了她一个建议。
“要不要试试hydrobdg?”
hydrobdg是一种用刃很深、整个身体压得很低的单足滑行动作。单腿下蹲,另一条腿交叉伸直几乎平行于冰面,上半身也要尽可能的贴近冰面,对身体柔韧度和平衡度的要求非常高。
这个动作在近几年的花滑节目里并不常见,主要是这个动作并不计入bv,且对体力的消耗极大,所以基本没有选手会将这个动作编入节目。如果放在前半段,消耗大量体力之后肯定会影响节目后半段的跳跃,如果放在后半段——在体力几乎消耗殆尽的后半段,根本没有人还会想着挑战这个动作,除非跟自己过不去。
但是闻遥一听到老师说出这个动作名字,那一个瞬间她就知道:
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