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页

其实,早在徐父和徐夫人长女到了婚嫁年纪的时候,徐夫人娘家那边就想让徐夫人把徐云妍嫁回来,光明正大的帮衬娘家。

且不说徐父不乐意,就是徐夫人自己都不愿意。

徐夫人虽然看重娘家,也愿意接济,但也不愿意用儿女的终身去帮衬,那不是害了她的儿女吗?因而,不管是父兄有多不满,她都没点头把长女嫁回去,也不愿意儿子娶娘家侄女为妻。

因为她心里也清楚,她娘家不是什么好去处。

长女嫁过去,帮不了家里,还要倒贴,长子若是娶娘家侄女,那边更是给不了助力,也是只能一味的补贴。

那像是现在这般,长女嫁到大理寺少卿的家里,儿女双全,日子过得和美。长子也娶了户部员外郎的嫡女,且不说儿媳妇带来了一份颇丰厚的嫁妆。亲家那边费尽心力的请了名儒教导自家孩子,连带着儿子这个做女婿的也跟着一起沾光,在名儒的教导之下,去岁顺利的中了举,名次还不错,下届春闱也有望进士及第。

这要是娶的是侄女,别说帮忙,不脱后腿都是好的。

正是因为如此,徐父觉得徐夫人虽小事容易糊涂,但大事上却能拎的清,对徐夫人私下里贴补娘家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初为了儿女的婚事,徐夫人一度和娘家闹的有点僵,后来还是娘家那边需要她贴补,率先软和了态度,才又走动起来。

如今徐夫人的大侄子,妻子没了,留下两个孩子,便瞄上了徐云雾。

徐夫人心疼自己的儿女,舍不得他们受苦受罪,但对庶女可就没这份慈爱之心了,徐云婉的生母虽然已经没了,但正得宠的时候,她也不是没受过气。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