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更有甚者为了寻找该瓜的实锤,悄悄私信的后援会。

不出所料,他只得到了一条模棱两可的官方回答。

“我们只是私人组织呢,一切以小黎和小司本人的发言为准哦。”

语气可爱俏皮,但毫无有效信息。

那几个得到线索合计了一下,推测大概是黎楷和司安恪当场对着北欧那些来要签名的洋妞说了点啥,不过这俩运动员估计也不把自己当什么公众人物,自然没有所谓“官宣”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

这船能上!

在黎楷和司安恪拿下世界冠军前完全不知道这两人是谁的新粉取得了如上结论。

因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波到底只是在少量具有敏锐八卦气息的花滑观众中流传了一下,但紧随其后关于黎楷和司安恪的另一条爆炸性信息瞬间掩盖了之前一点小小的骚动。

黎楷当然清楚那拿到世界冠军之前和之后会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关注度,至少在国内,只要是看花样滑冰的人就不太可能不认识一对把世界冠军拿到手的选手,按照十四亿的人口基数来算,即使比例不高,人数也相当可观。

更别说加上普通上网冲浪的网民了,黎楷亲眼看到她和司安恪拿到冠军的那天晚上,“我国冰舞世锦赛首金”滚动出现在热搜推荐位。

话题里的内容低质算不上什么新鲜事,蹭热度的营销号连冰舞和双人都分不清,截的动图里两个项目对半开,让懂行的人尴尬到掩面。

平时连发胖球相关微博都无人转发评论的央视体育官方账号在当晚黄金时段热搜的力量下,达成万评万转成就。小编估计被这样的业绩惊到了,当即加班加点在评论区转载了她和司安恪的运动生涯的介绍。

至于博眼球的无良媒体更不用说,听司安恪讲他爸妈同事的亲戚都在360开机垃圾弹窗上看到了自己亲戚同事的儿子夺冠。

不过黎楷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受到的关注已经远远超过自己预期,“首金”两个字的分量对于华国人而言更笨不是一般金牌可以比拟的。

到底是为什么他俩发布下一赛季选曲信息会引起这种程度的讨论啊?以冰舞项目少的可怜的关注度,根本不值得在短时间内上第二次热搜。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营销号还记着这俩运动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