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心不甘情不愿

少年踏剑行 苏若景 1630 字 2022-10-05

原来这个穿着青衫的读书人去京都的时候还有路费盘缠,可以搭上马车乘坐,等到了京都,哪里想到那个地方开销如此之大,本来还打算着中榜以后跟着官府报喜的队伍衣锦还乡,这样返程就不需要花费许多,仅剩些报喜钱便好。

结果仅剩的报喜钱变成了返程路费,没了银钱被半路赶下马车的赵俊平,走了不知多少路,就说这小子也是个吃的了苦的人,随身带的东西吃完了,就开始刨草根,水喝完了没关系,河水也是解渴的,遇不上河水只好在草根那地方倔洞,就着草根喝泥水。

一路上颇为艰辛,可劳苦的读书人一旦想到了那个女子的名字,凌乱的头发遮不住他眼中的神采。

李宁洛看着莫名高兴的赵俊平开口道:“兄台,你都这幅样子了,怎还学会苦中作乐了?”

赵俊平收敛起笑容,站起身子,一把掠开青衫倒头便拜在丁前溪面前,他头挨着地,道:“小公子,一饭之恩本该涌泉相报,可眼下书生还想求公子一件事,小生看公子身后所披佩剑,肯定是有大本事的人,恳请公子帮帮我,不然我那可怜的心上人,就要做他人的美娇娘啦…小生愿为公子鞍前马后,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丁前溪侧过身子,没有接受他这一拜,但看着读书人悲戚的样子,便让他起身,慢慢把事情说开看看,如果能帮上的自然也不会推辞,且让书生不要急着高兴,遇上那实在无能为力的忙,自己二人也只好爱莫能助了。

原来赵俊平的故事,是从丁前溪和李宁洛即将到达的那座城池,晋安城梁府开始的。

梁家有女名羡鱼,芳龄二八闺中藏。

赵俊平口述,梁府那日贴出告示,要寻一妥贴的青年做上门女婿,去了的人拥拥挤挤,梁家闺女一眼相中了如今怀抱旧书箱的俊俏书生。

梁父看少年一副书生扮相,可既是读书人唯有金榜题名才显人名,如若不然,一表人才又如何?

一家人顿时起了心思,说给赵俊平机会,若考取了功名才可与小女谈论嫁取,不然其余的话就不要多说了。

梁家闺女偏偏选中书生的道理大概就是,早早相识罢了,两人在蓬蒿庙会上相识,书生猜的一手好灯谜,随手把彩头赠送给了还在低头沉思的梁羡鱼,少女抬头看见俊俏黄余正浅浅的笑,不知为何红了脸颊。

少女递过去一张手帕,上面写着:

“五月八来茼蒿开,一枝花愿君采之。”

赵俊平守到了五月八,来到了梁府才明白那晚少女的字面言语,原来梁家正在招女婿,他看着楼上挑中自己,正捂嘴浅笑的姑娘,当时便觉得心头的风景如湖边的一汪春水,好生荡漾。

后来本就要进京赶考的书生跟梁父约定好,揣着那只满怀少女心思的柔然手帕,启程去了。

赶往京都考试的生员都会暂时居住在书院里,住的地方免费,可吃食却是要花钱的,数门功课考了三天的赵俊平,也将银钱花的差不多了,放榜那天收到了一封来自梁府的书信,满心欢喜拆开信的书生,一脸落寞。

原来是她年后就要嫁人了,让赵俊平不要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