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莹莹是被手机铃声吵醒的。
看看时间,六点整,距离平时的闹钟还有一刻钟。
是孟卓然,听起来格外温柔,“在家吧?怎么样?去医院了吗?”
她愣了一下,就反应过来,对方看到自己的短信了。
“没呢。”杜莹莹打个哈欠,翻了个身,以便更舒服一些,“还没起呢。”
孟卓然便说,“在家歇着吧,我开车过去,带茵茵去学校。”
前几天闲聊,他还说,公司忙得很,淘宝商城即将改名,内部征集名字,杜莹莹想也不想就建议“天猫”。“不用,等你过来,她就迟到了,你送你儿子吧。”
两个孩子学校并不近,小学生要求8点半之前到校,早高峰容易堵车,路上稍一耽搁就迟到了。
孟卓然只好说:“今天部门有会,脱不开身,明天我请假。晚上我过来,想吃什么?”
她嘟囔着“我没胃口”,听他说“在家歇着,别动了”便抗议:“今天我有课不行啊,快考试了我没事,我很好好好,等你载我去医院,啊?”
话是这么说,好不容易打发了紧张的男朋友,下床的时候杜莹莹小心翼翼的,早餐给自己和女儿多煎了一个荷包蛋,除了沙拉酱和火腿、黄油片,还在面包中间放了肉松。
茵茵不知道怎么回事,吃三明治的时候脸蛋鼓鼓,露出幸福的笑容。
一转眼,女儿这么大了。
怀茵茵的时候,杜莹莹才22岁,什么都听陈秀英和婆婆的,给什么吃什么,鸡汤红枣鱼汤蔬菜水果一通补,很快吃腻了。她缠着马浩宸带零食回来,炸鸡寿司麻辣烫,还吵着吃冰激凌,茵茵生下来白白嫩嫩,头发又黑又密,比同龄的孩子都健康。
一晃7、8年过去,这次杜莹莹有经验多了,开车把女儿送到医院,去学校上了半天课,中午在食堂点了4个荤素搭配的菜,拿了酸奶和鸡蛋汤,营养均衡是第一位的。
下午两节古代文学的公共课,授课的是人文学院大牛之一郑教授,200人的阶梯教室坐得满满的。她每周都来听一听,今天讲到明清文学代表作之一《金瓶梅》,下面有人发笑,郑教授说,在座都是成年人,有没有小学生,举起手我看看?这本书很有趣,《四大奇书》之首,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不是什么小黄书,古人云“食色性也”,我们不说色,说一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