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老祭司过来是有事跟朔讲,见莘和其他人都在,也没有多避讳,直截了当道:“我们虽然在神使大人的帮助下获得了神的恩赐,但这到底不是长久的办法,我们必须自己找到新的盐,部落才能真正度过危机。”

老祭司的话很对,求人不如求己,喻莘赞同地点头。

老祭司说完这些话,除了等待朔的回答,他也很在意喻莘的反应。

毕竟喻莘才帮助他们得到了神恩赐的盐,这个时候自己提出要继续寻找盐,有点打他脸,但寻找盐的事情很急迫,拖不得,他只有照实说出来,现下见神使大人露出赞同的神色,终于松了口气,心里感叹:神果然钟爱辛勤劳动的人。

朔也点头赞同,他沉吟片刻后说道:“能获得盐的途径有两条。”

第20章 灵感

朔沉吟片刻后道:“能获得盐的途径有两条。

“第一条是从台盐氏换取,上个秋天以前我们的盐都是从那里来的,但是现在台盐氏已经归顺神殿,我们不能再接近他们。

“第二条路是越过台盐氏,继续往东走,那里有生产盐的部落,他们不是神殿的人,我们可以直接向他们换取,但是路途很远。”

去挖陶土遇险那次,喻莘问过鸣关于台盐氏的事情。

台盐氏在有昊氏的下游,要沿着河往东走上五六日才能到他们的领地范围。以前台盐氏还没有归属神殿的时候,有昊氏跟他们的走动还算频繁,自从上一个秋天,台盐氏迎来了神殿的祭司以后,有昊氏的人就不敢过去了。

台盐氏曾是他们盐的来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不敢再向他们换取盐。

台盐氏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能选择第二条途径,去更东面的地方向懂得生产盐的部落换取食盐。

其他人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连大大咧咧的池都神情凝重起来:“更东面的部落我们从来没有去过,都是听台盐氏说的,台盐氏说他们到下一个部落要走八天,但那个也不是产盐的部落,要再往东面走。这条路没有人走过,非常危险。”

有昊氏附近的河是从西往东流的,也就是说入海口应该在东面。所谓产盐的部落,很可能是住在海边会煮海盐的部落。这真的说不清得走多久。

“等部落里的兔子生下小兔子,我们就去东面换盐。”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