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需要做的,依然跟以前一样,就是给组织上提供可行的数据支撑,以及提供具体方案的支持。

半年后,这场举世瞩目的论坛如期在大华国举办。

虽然论坛的主题只有一个,但是里面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还牵扯到各国的具体利益,所以论坛足足举行了半个月才结束。

会议达成了多项决议,具体的决议不便赘述,不过大致的方向还是大华国提供治污和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支持,其他国家用等价交换或者略低价位的方式获取这些支持。

同时签署协议,各国的排放排污要做到有效的限制,否则就要受到国际上的制裁。

这些协议都是有具体的数据,各方签署完成,立即生效。

总体上来说,支持蓝星环境改善的方案,大华国是吃亏的,他们需要支援给各国不少资源。

即使各国是以购买的方式获得,大华国也基本按照优惠价提供。

大华国这么做,首先当然是考虑到人类共同体,希望大家一起保护蓝星。

其次,也考虑到空间里的环境已经越来越好,不可能永远从外边运垃圾进去治理,所以空间外的世界必须减少排和污染,甚至杜绝污染,形成全蓝星可持续发展。

论坛结束后,各国运送到大华国的工业垃圾逐渐减少,各国的减排工作也根据协议正在逐步实施。

加上大华国提供的治污产品和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植物发挥的作用,蓝星肉眼可见的在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