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馒头片带回宿舍留明儿早上吃啊。”赵新宇瞧他不高兴,“又不是让你做。”

张跃民指着梁好运,“她是我媳妇儿,我们是两口子!”

“既然心疼嫂子,那你给我做!”赵新宇立即说。

张跃民气得说不出话来,指着大门,“给我出去!”

“就不!”赵新宇勾着头问梁好运,“这种用人前不用人后的人,您在哪儿找的啊?”

张跃民抡起拳头就要揍他小子。

梁好运拉住,对赵新宇说:“你就别挑拨了。正好院子里有不少小葱,再不吃就开花了。我去薅一把,你跟跃民洗菜,然后我和面。”

“我去薅!”赵新宇的书包往堂屋沙发上一扔,就去薅菜,“嫂子,你家菠菜也挺好吃的。”

梁好运:“最近还好,过几天就行了。你想吃就薅,留几根当种子就行了。”

赵新宇没张跃民高,因父母基因好,也有一米七五。大小伙子二十三猛一窜,如今不过二十岁,还在长身体,所以并没有横向发展。

话又说回来,这几年虽然城市居民生活好多了,也只是跟以前比。城市里的精米精面仍然不能无限量供应。比如买十斤白面,通常要配几斤杂面,否则不卖。

张家的馒头和面条,多是掺了些许高粱面、玉米面或豆面。纯白面的次数不多。

赵家家庭极好,但怕被人抓住把柄,平时很谨慎,自然不会在全国一盘棋的情况下搞特殊。所以他们家的面食也跟张家一样,时常掺点杂面。

赵新宇长身体,又经常吃杂粮,瘦瘦的,不看脸的话,跟营养不良似的。

张跃民打量他一番,瞧着就脸颊有点肉,顿时不好说他,你能吃多少。

“我记得学校食堂就有葱油饼。”张跃民道。

赵新宇笑了:“学校食堂要是做的好吃,你根本不会家‘记得’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