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登高百云楼,诗句意难休

顺着长街走出些距离,林羽观察着济川城的风土人情。

徐州不愧是儒家体系的发源地,各家店铺用作招牌的幌子上,都是上好的书法。

往来行走之间,儒生打扮的人很是常见。

比之锦官城多了不少。

时至夏日,几乎人手一张折扇,捏在手中,一开一合。

扇不扇都是次要的,主要是为了那个格调。

扇面上写写画画的内容更是决定折扇档次的关键。

若是笔走龙蛇者,基本都会把扇子开上许久才折上。

若是写得普普通通,大多都是快速开合,避免被看清楚上面的笔迹。

而这长街小巷中,说书行的数量也是非同寻常。

说书先生的声音起起落落,交错响起。

惊堂木之声,几乎是坊市之间的主旋律。

不管是高端的还是低端的,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这徐州济川城,都透露着一股文化之都的味道。

正觉得有点意思,不知不觉他走到了一座高楼之前。

牌匾之上题着三个大字。

百云楼。

不知是何人所书写,端的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光是看这书法,就有连绵不绝的气势。

定是某位四品以上的大儒亲笔写就。

字里行间,都有浩然正气,萦绕其中。

这儒家圣地,当真是风云无限。

“妙哉,妙哉。”

看到里面有不少吃食,林羽悠悠走了进去。

“客官吃点什么?”小二看到林羽走进来,赶忙微笑着询问。

“初来徐州,不知这里有些什么特产的吃食?”林羽择一桌坐下,问道。

“哟,客官从何处远道而来啊?”

“蜀州。”

“那可真是够远,横跨大半个大周了。”小二笑着回道,“想必客官是奔着诗会来的吧?”

林羽微微一笑:“正是。”

“这节骨眼啊,可真算得上是天下才子汇聚徐州了,能从蜀州赶来的,多半也是为了这事儿,”小二热情地笑着,“既然您是从外地来的,那推荐您尝尝济川城的两大怪,一为甜沫,二为茶汤。”

“那便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