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多宝阁的常态。
一到白天,林羽便学着严姜的模样,干脆找了一把太师椅,把账本抱在怀里,睡起大觉。
他不知道严姜是什么情况,可他自己是真的睡觉就能修炼。
对此,严耿表示甚是欣慰。
小伙子的适应性很强。
刚来店里,就掌握了工作的真谛。
他可是花了整整三年才悟透。
……
锦官城,蜀中书院。
一个儒生打扮的中年人,正提着毛笔,悠然练字。
笔走龙蛇,甚是工整。
光是看上一眼,便让周围的学子感到心旷神怡。
纸上三个大字,黄知行,便是中年人的名字。
作为四品大儒,蜀中书院的院长,每日慕名而来,观摩他书法的人,都数不胜数。
正当他满意地放下毛笔的时候,一个身影直直走了进来。
同作儒生打扮,却是一个秀发女子。
如果林羽在这儿,一定能认出她来。
她便是改换了行头的刘蔷。
“先生好字。”
黄知行笑了笑,示意刘蔷入座,拿起香茗,品了一口,问道:
“近日进展如何,可有诗作?”
刘蔷摊开一张纸,摆到黄知行的面前:“自从上个月踏入六品诗心境以来,我便常常琢磨,如何写出上好的诗作。为了采风,我还跟着范叔的车队,去丹鼎宗走了一遭,可惜还是毫无头绪。”
黄知行接过纸张,上面写着一首绝句。
碧树连云万丈长,薄纱乍泻一天光。
斜阳照破桥边路,满目游人饰粉妆。
他阅读一番,给出了点评:
“画面感不错,有可取之处,但是有些俗套了,不够让人眼前一亮啊。”
刘蔷轻轻叹出一口气:“先生有所不知,我每次想要写诗,就总觉得心里全是前人的句子,好像天下诗词已经被古人写光了一样。”
“诶,不能这样想,”黄知行一摆手,“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
刘蔷眼珠一转,想到了林羽,随后便再度开口:
“我这儿有一句友人诗作,不知先生可否点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