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塘东城门向东,沿着一条幽静的下坡的道路,约莫一炷香的路程,就可以看到依依杨柳的东侧有一方波光粼粼的池塘,一池五色荷花正发着清幽的香气。

在池塘西侧的的杨柳之下,有一方石碑,上书“半塘”两个大字。

碑旁立有一尊铜像。

这是一个儒雅矍铄的老人,穿着三通学社的社袍,安静地望着脚下的行人。他就是五国的淬能大师风闲,也是三通学社五国分社的第一任社长。

听了王章来讲述半塘名字的由来,卓枫不禁被眼前一副江南水乡的景色所打动,眼神一亮,下意识的开口道:“这,这简直就是江南水乡啊!”

木碧芯听卓枫这样说,也叫嚷起来:“阿枫你真是好眼光,这半塘在西方五国确实是有着‘小江南’的美誉。”

半塘小镇曾经是一个村庄,正是风闲尊者的家乡,村庄围塘而建,塘名风塘,但因为村庄狭小,只能环绕风塘一半,于是就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半塘”。

多年以后,半塘虽然无限扩建,但名字却保留了下来。池塘中的水是活水,来自不熄山脉通过锡国的一座名为大西山的山峰,锡国都城锡城也是沿着山势而建,是实实在在的一座山城。

而让半塘闻名于世的,却不是因为它这小家碧玉的名字,而是因为三通学社。

半塘背山面水,环境优美,历史上半塘是盛产草药之所,而人们都以种植药材而生,于是附近有很多的木属性能晶矿,开采出来的能晶多是木系一类的属性,尤其是富含各种已经绝种或者是快要绝种的草药。

于是第三任三通学社社长决定在半塘开办分社,开始的时候据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锡国分社,但慢慢的随着三通学社的名气越来越大,本来的锡国分社也就演变成现在的三通学社五国分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