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

在出发去御花园的前一刻钟,锦刺嬷嬷掀开珠帘进来,温声禀告:“主子,张庶妃到了。”

张庶妃上次请安后,就每日坚持到主殿打卡,常慧一是敢多留这伤病人员,二是怕她会为自己的病觉着尴尬,所以每次说两句就让她回去了。

这两日她气色好了不少,身上戴的香包气味也逐渐从浓烈转为淡雅。

常慧走到前厅,张庶妃便起身迎上来屈膝行礼:“嫔妾见过娘娘,请娘娘安。”

张庶妃虚岁二十五,算起来比康熙还年长,在前世还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到了这宫里就算是“老人”了。

张庶妃长相在后宫中算不上出彩,温温和和的气质让她看起来没什么攻击性,一言一行也从不逾距。

常慧上前扶起她:“不必多礼。”

她不精通汉话是满宫皆知,张庶妃是汉军旗包衣出身,也不会说满语,所以来请安也不会多言。

这次去赏菊宴,常慧依旧带的锦刺嬷嬷,她表面上对乌柳解释:带锦刺是为了宽慈宁宫的心。

实际上——完全是因为乌柳这些天看管她太紧,怕是到时候吃螃蟹都不得畅快。

当时乌柳还特别感动,那表情恨不得立马去为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主子,奴婢都知道!”

当事人常慧心里有些发虚,总觉得自己像个欺骗小姑娘感情的渣女。

错觉,肯定是错觉。

等常慧到达举办宴会的地方时,场地早已布置好,朴素又不失皇家气派,四周由各种名品菊花围绕着,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像紫龙卧雪、凤凰振羽和绿牡丹这种珍品都是压轴的角儿。

这会儿妃嫔也来了不少,今日场合喜庆,她们个个都打扮的花枝招展,三两围做一团谈笑风生,此情此景当是菊映人色,人照菊芳,远远瞧见便是一副美景。

每到这时,常慧就觉得真是便宜康熙那个大猪蹄子了,这么多美人,若是放在后世抛开势力和家财,康熙连号都排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