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蜀地之争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2101 字 2022-10-04

后世大顺抗清的主力部队那是在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四人进入云南,经营云南多年训练出来的大西军,而不是现在的大西军。

现在的大西军诚然是一支很好的部队,但还远没有到有和清军精锐正面叫板的实力。

大西军的装备甚至还不如李自成退到荆襄的残兵,更不用和朱琳泽禁卫军这种从装备再到组织度,战斗力都如同妖孽一般的部队相提并论。

对四川有兴趣的不仅仅是清军,李自成也对四川非常感兴趣。

在见识了弘光朝禁卫军可怕的战斗力之后,李自成已经收起了东下取江南的心思。

得知朱琳泽出兵闽粤,李定国北上山东抵御清军南下,牛金星、宋献策极力撺掇李自成应该乘着江南防御空虚之际直趋江南,下南京。

顾君恩和诸将的态度则是反对南下取江南,毕竟现在明顺尚是盟友,明朝还有恩于顺。

贸然出兵江南,实乃背信弃义之举,在道义上站不住脚。

当然,更重要的是大顺的将佐臣僚并不知道弘光朝的虚实,不知道弘光朝到底有多少兵力,尤其是有多少像禁卫军这样的强军。

朱琳泽出兵豫南,和李自成一起抵御清军的时候,可还同时在闽粤和靖武小朝廷开战。

饶是如此,听说闽粤的战局还是弘光朝主动,靖武小朝廷没有一次反扑成功。

更不用说弘光朝在山东还成功抵御住了清军,说明上次朱琳泽带到豫南的部队并非是弘光朝的全部精锐战力。

大顺的声望已不如往昔,去年天下百姓皆认为大顺代明乃是天命,箪食壶浆以迎顺师。

但今年,尤其是在弘光朝屡屡挫败清军南下的企图之后,天下人则认为明祚未终,大有汉时光武中兴之意。

尤其是弘光朝的实际掌权者闽藩脱胎于受封于南阳的唐王系,而南阳正是光武帝的故乡。

虽然汉时的南阳和明时的南阳并不是一个地方,朱琳泽还是王而不是帝,但这并不妨碍民间好事者将其于汉光武帝相提并论。

现在民间的百姓更心向明军,尤其是禁卫军这等纪律严明,不扰民的明军,在民间的口碑非常好。

李自成心知东下沿途百姓不会全力支持他,权衡之下,李自成还是觉得西进四川更有盼头。

牛金星见劝说李自成东下无望,便和宋献策一起投李自成所好,西进四川。

并将当今天下局势比为三国时三足鼎立之势。

大清在北,兵强马壮,是为魏,南明在江南,是为吴,而大顺当下的局势和当初的刘皇叔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如果是宋献策是蠢的话,那牛金星就是彻头彻尾的坏。

顾君恩当即便予以反驳,反问二人“若万岁为刘皇叔,张献忠是刘璋吗?”

当下的形势和三国并不能一概而论,三国之时南方开发程度地,孙刘两家和曹魏的实力差距过大。

而现在的江南,仅以南直隶一地的赋税便比满清全境的赋税都高,南明在财力上比之满清更有优势,至于满清在军事上的优势,照当前的发展趋势,日后必然为南明弘光朝所超越。

再者,朱琳泽已经表明了也有和张献忠结盟之意,贸然取蜀弘光朝那边也交代不过去,更何况,他们现在若想取蜀,要面对的可不仅仅只是张献忠的大西军。

他们还有和清军争夺属地,没明军的襄助,能不能打败清军也是未知数。

蜀道难,但清军从汉中南下入蜀的道路可比他们溯流西上要容易。

顾君恩反对出兵夺蜀,认为当务之急是尽量发展荆襄两地的生产,屯垦田地。

荆襄两地原有的粮食产量不足以养活二十万大军,尤其是大顺这二十万大军中多数还是战兵,所需粮饷更多。

刚刚回到的襄京和李自成会和的李过、高一功等人也反对入蜀。认为以现在大顺的局势不应该四面树敌。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