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大哥按照事先跟文姜商量好的,宣布了学堂的开建时间,并提出给来建学堂的工人们每天三十文的工钱。
村里人拒绝了他的提议。
“大郎,你这是埋汰我们呢。你们苗家出钱给大家伙建学堂,还负担了夫子的束脩。我们也就是出把子力气罢了,哪里来的脸要工钱。你们大家伙说是不是。”村里一位有些威望的老人说道。
其他人纷纷应和,都表示不要工钱。就算那些有私心想拿那工钱的,这时候也不敢吱声了。这些人也知道如果他们这么不懂事,以后甭想在村里混了。
村里人不要工钱也在文姜的意料之中,苗大哥接着说道,
“大家不要工钱就算了,不过这一天三顿饭我们苗家包了,这可不能再推脱了。”
村里人都应了下来。
苗家村长给大家分了工,有负责上山砍木料的,有负责上山砸石料的。当然作坊里的工人还是该干嘛干嘛去,盖学堂的事用不着他们。苗家沟将近两千来人呢。
都说人多力量大,忙碌了大半个月,学堂已经初见雏形。
文姜这边却出了岔子,她还没找到合适的夫子呢。
怀河镇很富裕,读书人也很多,其实找个坐堂的夫子不是多么困难的事。但是找个合心意的夫子却没那么容易。
文姜办的学堂不同于普通的学堂,孩子们读书的目的不是科考,而是要学会认字和算术。
认字的夫子不少,精通术算的却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