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婆子不怕人拒绝,就怕人不接茬。不接茬说明人心里根本没再嫁的心思,肯接话就好。
“这人啊就是咱村里的,还是个大小伙子,没成过亲,长得也俊俏。人家里说了,知道文姜身边带着个孩子,他们家不嫌弃。愿意在苗家养着呢就在苗家养着,不愿的话带去他们家也是一样的,必定对那个孩子好。”
还有这样好的人家?
看徐婆子慢悠悠的端起茶杯,苗家大嫂着急的说道,“徐婶子,是哪家啊,您接着说。”
“就是花家的那个儿子,你们也认识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徐婆子心里在打着小鼓,但是面上仍然挂着一脸热情的笑,丝毫没让人看出她的紧张来。
花家?他们村就一户姓花的,原来要说给文姜的就是花家的那二流子,村里谁不知道他。
苗家人的脸色顿时都不好看了起来。
把全村人人厌恶没人肯嫁的二流子说给他们家姑娘,这是打他们苗家人的脸呢。
徐婆子一看气氛不对,内心当然也知道怎么回事。
“老婆子我知道,咱们家文姜是顶顶好的,现在又开着大作坊。可这不是身边还带着一个儿子,您说是吧?”徐婆子转向苗郭氏,知道这个女人比较好说话,没什么主见。
花婆子应允这门亲事如果成了便给她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