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马车,实际上是拉车的都是骡子。一匹马二三十两银子,一匹骡子才多少钱,叫马车也就图个好听。
不过骡子跑的也很快,车夫把人在镇上的城门口放了下来,又调转车头,在这里等待,看回城能不能捎上几个。
文姜牵着长寿下了马车,交了进城的铜板。随后在镇上漫无目的的逛着,想着别的穿越女都是如何挣点快钱的。
镇上很繁华,街道两边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好不热闹。长寿很少来镇上,此时也有点小兴奋,被父族放弃的难过也褪去了不少。
文姜带着孩子转了好久,还别说,真给她找到一个来钱的法子。
通过这半天的摸索,文姜发现这怀河镇的繁华还真是超出想象。光是大点的茶楼就找到了至少六家,每间茶楼里都有说书先生在说书。
虽然身上总共就几十个铜板,文姜还是带着长寿挑了家人少的走了进去,花了10个铜板点了两杯大碗茶,找了个角落坐了下来。
这家茶楼穿着富贵的人不少,但是也有一些像她这样的平头老百姓。
不过说书先生在上面讲的热闹,下面认真听的却没几个。
文姜静下心来听了会儿,嗯,才子佳人的故事。按说这类故事在民间很受欢迎。可是听台下的客人们吐槽,同样的故事,这位先生已经讲了几百遍了,镇上的人都听了个七八回了。再好的故事也听腻了啊。
有人会说,不会让说书的换个故事讲嘛。可是其他故事也听过了啊。
那就让他讲新的,没听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