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离大队部没有几步,离柏油路也近,进原料出货都方便。边上有五亩多地是知青的自留地,圈到一起建个小型方便面厂足够。就算以后想扩大规模,地头与知青点之间的地方也够用。
只是现在里头还住着知青,不好直接把人挪出来。
见她一直盯着知青点的方向看,李长顺问:“你也看好那个地方?”
夏菊花点点头:“可惜里头还住着人呢,要是不住人的话,把他们的自留地往里一围,是不是挺方正的地方?”当年知青的自留地都是李长顺给划出来的,是不咋长粮食的贫地,圈起来建厂不心疼。
李长顺想了想说:“不是有消息说知青要返城吗,不行咱们先把外头的墙垒上,把他们的房子圈进来。他们住呢,也就是多走一道门的事儿,等真有政策下来,他们人一走,房子腾出来就能用,不耽误事。”
要不人家李长顺当了那么些年大队长呢,想问题就是能独僻蹊径。夏菊花觉得可行——反正现在刚开始出砖,地里的红薯也眼看着要收了,烧好的砖运过来,腾得出人手的慢慢垒墙,剩下的人正好收红薯,哪样也误不下。
正商量着,邓春林从知青点跑出来,向着夏菊花问好:“大队长,你回来了,你可不知道,这几天你不在,我们知青……”
看样子是想为知青请命,夏菊花直接打断他的话:“你们现在复习的咋样了,不是很快就要高考了吗,都拿到准考证了吧。咋样,你有把握没有?”
啥就有把握,高考都停止十年了,这次报考的限制又少,谁知道全国有多少人报名,谁敢说自己有把握?别看邓春林报名前,觉得自己马上要成一名大学生,跟着就能成为国家干部。
真拿起书复习起来他才知道,自己在学校时光顾着出风头,参加运动,又下乡这么长时间,天天跟锄头、铁锹打资产,学的那点东西早不知不觉还给老师了。
别说一定能考上,到考场他看到题目,能不被吓坏、顺利的走出考场就不错。所以他觉得自己应该跟平安庄大队干部缓和一下关系,万一考不上的话继续在平安庄生活,也是一条退路不是——现在知青返城的消息虽然满天飞,可政策一天不下来,他就还得在平安庄大队呆着。
刚才在屋里看到大队、生产队的干部都站在知青点外指指点点,邓春林才第一时间跑出来,就是想让夏菊花等大队干部知道,他与大部分知青不一样,还是愿意与大队干部们打成一片的。
谁知道夏菊花一见面就问这么扎心的话,让邓春林的脸青一阵白一阵,不知道该咋接话。夏菊花完全不看他脸色的变化,告诉他:
“正好你来了,我就跟你说一声。听说这段时间知青和社员们有些矛盾,所以大队决定在知青点外,增加一道围墙,保护一下知青。你让大家别有其他的想法。”
对于这个说法,邓春林半信半疑:“那修多高,用不用我们知青帮忙?这是给我们增加保护措施,我觉得我们知青也应该参与进来。”
最好是所有知青都必须参加,记不记工分无所谓,让胡中山等人没时间看书,才是邓春林最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