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老板就不忙着往出搬东西,自己翻腾起来,一边翻一边嘟嚷着:“咋还有一堆旧书呢,不是都烧了吗?”
听说有书,夏菊花来了精神,她虽然不认字,可上辈子没少听说古书值钱的传言,凑到车老板跟前一看,他打开的是一口破木头箱子,里头整整齐齐码的全是书。
“我们生产队的孩子正缺书呢,这个我也搬着行不行?”夏菊花看着发黄的书箱,觉得自己眼神一定变绿了。
车老板不在意的说:“有啥不行的,放这儿他们冬天就该引火使了,不如让你们生产队的孩子们学认字。”说完呯一声把箱子一盖,自己一使劲托起箱子,夏菊花忙扶了一把,帮他搭到肩膀上,一起放到马车上。
直到夏菊花到办公室门口打招呼,说自己把东西都挑好了,请夏队长检查,得到的也只是一声“那就走吧。”连夏队长的面都没照上。
不见面更好,夏菊花挺真诚的向屋里人道谢后,坐上了马车。车老板“驾”的一声,马打个响鼻踢打踢打走了起来,很快走上了去平安庄的土路。
“夏老哥,今天多亏你帮忙,要不我真不知道这些东西能不能拉回去。”夏菊花真诚的向车老板儿道谢。
车老板觉得她见外了:“咱们都打多少回交道了,谁还不知道谁。你要真想谢我,等我们生产队分红薯的时候,替我漏成粉条就行。还有你去年炒的那个花生,也给我再炒点儿。我去年过年拿着走亲戚,个个都说好吃。”
这对夏菊花来说都不算个事儿,一口答应下来,连声让车老板儿不用给自己拿花生,她自己就能送给车老板儿。
同样农民出身的车老板儿,当然不肯占夏菊花这样的便宜,非得说过两天自己就把花生给夏菊花送来,两个人因此推让了一路,还没说清楚究竟这花生送还是不送。
不管送不送花生,夏菊花都不能让车老板儿卸下东西就走:从缸里掏出块腌肉炒了一盘,再炒个鸡蛋又是一盘,花生米肯得得上,拌个凉菜凑成了四个菜。请来五爷和陈秋生做陪,几个人热热闹闹的,把今天夏菊花咋拉回这么些东西说个尽兴。
直到把车老板儿送到村口,看着人把马车赶远了,五爷才问:“这人可靠呀?咱们饭桌上说的可不少。那个夏队长,咋说也是人家的亲侄子,要是回去学给他听咋办?”
夏菊花觉得没必要担心:“他是一个是非分明的人。”不是非分明,也不会到现在,还劝看起来威风八面的侄子不当红小队队长回家种地。
信用好的优势在于,不管你说什么,别人都会选择相信。夏菊花一脸对夏车老板儿真心的认同,让五爷不能不赞同她的话。
“也是,要是是非不分,也不会你一找就帮你把东西拉回来。”五爷这样说。
可夏菊花觉得五爷的标准有点儿怪——夏车老板儿帮夏菊花拉回来的东西,可不光是打瓦片的模子,完全是是非不分,能划拉多少划拉多少的拿法儿。
不过能让五爷放心就行,夏菊花还有一堆事儿要安排,最重要的就是从挂面厂把煤拉回来。这事儿还不能让陈秋生带人去,因为挂面厂说了要请夏菊花炒花生,她得当面跟人家说定了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