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极品婆婆手册 朱大概 1513 字 2022-10-04

你咋不放眼全球呢?

夏菊花心里嘟嚷一句,嘴也没闲着:“去年咱们可支援灾区来着,现在咱们受灾了,总不能没人管吧?”

李长顺就沉默下来。要让夏菊花说,人家公社张主任现在都抗着,没让粮站下交公粮的通知,李长顺也该想想咋让各生产队快点儿把收上来的红薯漏成粉儿,而不是老想着完成公粮任务。

平安庄大队不向上级伸手要返销粮、救济粮,就是给集体减轻负担了,何必把自己抠的这么死?

想到漏粉,夏菊花就不能不想起平安庄还有脱好晒干的那些土坯:“大队长,明天我得回娘家一趟,不能来开会了,我让秋生过来吧?”

早知道平安庄脱了不少土坯的李长顺,太知道夏菊花为啥要回娘家了,带着点儿不确定问:“你能说动你那个堂叔?”

夏菊花从不是把话说满的人:“能不能说动,都得试试不是?”

要说李长顺这个人吧,心里永远有一本自己的帐,他关心的人多,有些大家长劫富济贫的观念。可不能否认,他对有出息的孩子很偏爱,比如对夏菊花的要求,答应的就比别的生产队长痛快。

于是近一年多没回娘家的夏菊花,就出现在了夏家庄的街道上。满囤头一个看到了大姑,还没敢认,等人走近了才一蹦三尺高:“大姑?真是你呀大姑,你咋回来了呢,也没给我送个信,我去接你多好?”

傻孩子,还当是过去呢,出门子的姑娘要回娘家,还得娘家人赶个毛驴接人呀?夏菊花把自行车往满囤手里一塞:“你今天咋没上工,在这儿站着呢?”

“我等我三爷呢。”满囤把自行车推的歪歪斜斜,脸上的笑藏都藏不住:“今天我娘说包点儿包子,叫我三爷到家里吃饭呢。”

可真是巧了,夏菊花要找的人,就是满囤嘴里的三爷,也是夏菊花的三堂叔。只是这位堂叔命不大好,年轻的时候在地主的砖窑上当过把头,用挣下的钱买了几亩地,刚晴天的时候就被定为了中农。

在人人扛活的北部平原,中农的成份已经不低了。所以觉醒了的媳妇就跟他离了婚,带着孩子另嫁他人了。这让堂叔倍受打击,总觉得自己在砖窑上挣的也是手艺钱,买地也是为了让媳妇孩子过上好日子。

那些年媳妇也没少跟人显摆自家日子好过,咋一定了成份就不跟自己过了呢?

枕边人和自己的亲骨肉都说跑就跑,一下子让堂叔失去了对人的信任,每天除了上工下工,哪谁也没有一句话,直到灾害那几年,才缓过劲来。

用堂叔自己的话说:跟人命比起来,啥都是虚的,都不如进口的那把粮食实在。跑了的媳妇要活着,想活的好没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