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页

还真别说,这几年家里人都没停下脚步,再继续进步。

在国企改制和经济与世界化接轨的浪潮中,小叔不但稳住了自己所管理企业的利润率,还拓展了出口渠道,他之前甚至还被官方请过去巡回讲了管理国企的经验。

宁振涛说得格外得意,虽说平时在家他是听课的那个,可出门在外,听他讲课的人多了去了!

那句话怎么说的,桃李满天下!就是用来形容他的!

爸爸经由二叔安排,技术入股了一家机械厂和一家家具厂,同时他还受c市传统文化协会邀请,成了名誉常委,负责c市特色木雕工艺的推广。

吴凤英听丈夫那生硬得犹如被简历的介绍,笑着替他补充:“你爸之前不就带了不少徒弟吗?现在徒弟更多了,人家都管你爸叫大师呢!”

宁振强:“确实,之前还有人托我找你爸爸请摆件回家呢。”

他当时还动过注意,想劝哥哥就走艺术家的路线,他这双眼见过的太多,他认识的和兄长名气相近的艺术家各个生活滋润,每年卖一两样作品就行,人脉还广。

建议时宁振强压根没想过宁振伟会拒绝。

宁振伟当时很坚定,他告诉宁振强,传统文化固然重要,科技进步也一样重要,他在传承木工技艺的同时,并不想离开机械厂的一线技术研发工作。

要知道他和肖爷爷改进的重机台为国家创造了不少经济价值,他们俩共同创作的论文引用次数也已经到了惊人的数目,他和肖爷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生产出精密零件的高级技工。

他是农民的儿子,他更习惯用自己的双手去拼搏。

哥哥这么一说,宁振强便迅速地放弃了。

宁知星只是默默地身子往前靠抱了爸爸一下:“爸,你辛苦了。”

宁振伟那张木讷脸上笑都压不住了:“你妈妈、你奶奶也干了不少事呢!”

他不好意思了。

吴凤英最喜欢看丈夫如此,她语气轻松道:“我和以前一样,就还是干妇女儿童工作,帮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