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车、铁路和高铁这部分的研究还不是小组作业,除却一些机械性的工作,基本都是她和肖烨一道琢磨出来的,对于整体思路的把控、每一次的实验结果,包括错误方案的筛选,宁知星都烂熟于心,这讲起来还能顺便往外拓展。
再加上她还有把实验结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习惯,能够举不少现实例子作为佐证。
肖烨现在已经上了舞台,因为教授们问得细了,关于公示的应用,结果的推算的询问也变多了,这部分宁知星倒是可以讲,但讲起来终究没有肖烨讲得细致完整,便交由给了他。
台下教授都有种听得酣畅淋漓的痛快感,仿若回到了当年还在求学时的教室。
听着台上老师、教授的讲课,便感觉到一副惊人壮丽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好不容易讲完了教授们要求的部分,时间已经超过了原定给宁知星报告的时间十分钟,这还是宁知星和肖烨很默契,都跳过了不少可讲可不讲部分的情况。
宁知星注意到台下有教授一副眉头紧皱难以忍耐的表情,她便知道,这是拖堂惹人厌恶了。
甚至连提问时间都没有!
宁知星很是遗憾,她还想着要说服教授们,让大家看到希望呢,可总不能拿刀逼着大家听吧?
她没吭声,肖烨已经到身边,同她一起收起了这回带来的材料。
肖烨安抚地拍了拍她的肩,看了眼刚关上的麦克:“没事,回去可以发表论文,也可以写一篇综论和报告给有关部门,之前我出国时认识的教授就时常和国家写信,他们说国内不少科学家都会不定期给上面的领导去函,给国家提建议。”
他唠叨起来也不比别人话少:“之前那位教授给过我一封推荐函,类似的渠道还有很多……”
宁知星已然被安抚好,她看了眼笨嘴拙舌还在努力安慰自己的好友笑了:“好,那就回去写信。”
她想起来上回朱局长和她提过,让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说,她可以回去问一问朱局长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她能提建议。
她有些失落,主要是没能通过这次会议说服参会的教授们,让他们看到可能性,可现在想想,之后她多发表几篇论文不也能达成这个效果吗?白着急了。
宁知星刚刚收尾的部分直接展开讲了新型材料s-250,因为这款材料是他们实验室的诸多研发成果之一,全程跟进了研发的宁知星对于这款材料的性能和造价了如指掌。
这款材料目前还没对外大规模销售,且因为同类的s-248型号钢材被运用在了军工上面,很多本应该发的论文也没法,大多数参会教授还未曾接触过,就是接触过的也只是有所耳闻,宁知星便讲得稍微细致了一些,相应的也有很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