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烨:(记录)阿星的魅力有点大。
宁知中:今天又有了新的灵感呢!
宁振涛:一定不是我给自己挖坑的,一定不是!
首都大学众:?等一下,学生没挖来,怎么教授也跟着跑了。
科技大学:天上掉馅饼了,快点捡!
好食记众:(泪目)我们有全天下最好的厂长,没有之一!
第125章
许教授为首的教授团队年龄最低的一个,也已经近60了。
他们来之前,就已然有了觉悟,他们是要来帮助这个新兴的团队,保护好国家关于机床进一步研发的希望之火的,而不是来给这希望之火加负担、泼冷水的。
做足了心理准备后,他们虽然还是走的调动程序,可实际上就没人是奔着经济利益来的。
按着许教授的话就是:“这些年来国家没亏待我们,虽没有大富大贵,可谁家也不短吃短喝,反正都是老骨头了,少赚几年钱也不打紧。”
他们甚至都想好了,这要是科技大学经费受限,他们连基础工资都可以返还,只要给个吃住的地方不行,像是许教授等几个家里相对阔绰,有点存款的,还特地把家里的钱给带上了不少,寻思万一实验经费不足,他们可以补上。
他们这倒不是不信任科技大学,可国内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虽说这几年已经比刚建国时好了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家这还在起步发展阶段,科研经费有限,需要研究的项目却很多。
而且最让人犯愁的是,不少项目都是得要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来做参考的,且不说能不能引进得到吧,只要你想要,那就得烧外汇,哪那么多外汇能烧?
有时候报告往上打,隔个半年一年都申请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