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果见那男子一个哆嗦,立马涎着脸陪着笑:“儿岂敢瞒的,妈不全都知道的么,以后断不会了,断不会啦。”

“哼!少跟我滑嘴,今日里请了签儿,只盼来日必有个好媳妇来让你头疼去。”那妇人冷笑着,语罢径自往那石阶上去,留下玄衣郎君独自悻悻一晌,没奈何默默跟着去了。

高晋轩远远看了一回热闹,待这行人走了,正要往上去那观里,却被四儿扯住,没留神一个趔趄,心下生恼又要拿扇柄敲四儿的头,却见那前头街角上立着二人,一个戴着帷帽的娘子,边上一个小鬟丫头跟着,鬓上一只金蝉跟着一颤一颤煞是喜人。{晋江文学}

咦,这不是金蝉儿么?

这里说的重阳观就是大名鼎鼎的那个延庆观啦,原名重阳观,明洪武六年改名延庆观,是为了纪念道教中全真教创始人王喆在此传教并逝世于此而修建的道观,与北京的白云观、四川的常道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名观哟。

另外,那个时候的檐子也就是轿子,也是有品级的,在京的官员四品以下轿夫应该是两人,颜色款式也是有限定的,但是宋代那会儿规定挺多,却管得不严,人们逾规逾矩的事儿还是有很多的,如果这事儿搁在明朝那就不简单了。

再废话一句,“安人”是朝廷命妇的一种称呼,还有县君也是,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尊称,详情自查~

会面安可知(1)

“小娘子请听老儿一言,今日某与小娘子也算是有缘,老儿我与小娘子一签福祉,可保小娘子你祟邪不侵,鬼怪不害……”

花娘看着面前的老道士,很有些无奈,本来出得重阳观就要去蟠云楼,终究不便用府上的檐子,正寻思着租一乘车子去蟠云楼,却不料半路被一个黄脸枯瘦的老道拦了下来,一身旧道袍,手上抓着个罗幡,扬言半仙之名,自称云虚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