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要更早。
14年,他参加高考之前,因为填报志愿,第一次和父亲大吵了一架。
从家里出来后,他去自己在市中区的公寓住了一晚。
浑浑噩噩睡了一整天,傍晚时分睁开眼。看着晚霞透过巨大窗面斜斜打入室内,他躺在床上打开手机,突然预约了两个小时的篮球场地。
这行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自虐。
因为在此之前,他刚刚错过春季省高级联赛的选拔。
缺赛原因是左手腕粉碎性骨折。
他失去了第一次真正上赛场的机会。
易楚辞从十一岁开始因为爱好摸篮球,没到年纪便被特招要到省队。之后学业训练两边抓,一路按部就班,却也顺风顺水。
十八岁一到,所有人都觉得他理应同往常的每一个阶段一样。
顺利的进入省高级联赛,再顺利的进入国家队。
连他自己也这样认为。
正因为这一路顺利到过于理所应当,所以才会在意外出现时,格外让人无法接受。
不是什么大挫折,可以再等等。
但他不想。
如果没有办法做最意气风发的那一个,那么之后的路怎么走,好像就都很无所谓。
他把自己走进了死胡同。
按部就班的过了十八年,易楚辞好像在那一刻,迎来了自己迟来的叛逆期。
他决定放弃训练,直接进入大学。
租的篮球场地在商场负一层,从公寓到那里的距离只需要三站地铁。
易楚辞从家里出来,打算一路步行过去。
他在给自己反悔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