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昭言辞诚恳,马会长摆了摆手。
两位道长刚救了他女儿,如此大的恩情还没还,再说马会长和苓山观观主——两人的师父是旧识,怎么能同意。
况且五五开着实多了点,他不过提供消息,两位道长可是实打实地拼搏,且斩妖除魔本就是好事,日后若有了这重身份,对他开拓资源人脉很是有利。
“道长哪里话,为民除害是利事,我怎么能收钱,此事我分文不取!”马会长果断道。
陈昭昭却并不答应。
马会长之所以不同意,无非是因为欠了他们兄妹人情债,不好意思再拿钱,但这乱世本就事多,谁能保证他们日后的生意不会沾惹是非?
那时候,唯有利益才能真正驱使动人,难道每出一次岔子就要马会长无偿帮一次吗?人情终会消散,只有利益长存。为了利益,甚至不用陈昭昭叮嘱,他也会尽心尽力清除障碍。
两人最终商定三七分。马会长三,陈昭昭七。
轰轰烈烈的祭神会一直到傍晚才结束,这一天所有镇上的民众百姓都很高兴,甚至周边一些镇子人听说,纷纷跑过来看热闹。
回马府的时候,随行的下人手中抱满了东西,全是感激的百姓们送给两位仙长的感谢礼物。没了水妖作怪,日后他们可以放心地在三岔湖捕鱼洗衣放牧鸡鸭牛羊,再不必担心水妖吃人。
随行人少,拿不了那么多东西,遗憾的镇民们干脆让他们先回去,说随后就把礼品送到马府。
于是这一夜,马府人声鼎沸直到凌晨才歇止。
第二天陈昭昭和师兄告辞离开,他们要回苓山观复命。马会长让司机开车,亲自将二人送至山脚下。
——本来他打算让儿子一起送送恩人的,奈何小少爷受到的三观冲击太大,至今浑浑噩噩,只能作罢。
车上堆了许多物品,什么鸡蛋青菜肉类米粮布匹等等,都不贵,是百姓们的心意,要跟着一起带上山的。
贴心的马会长特意遣了几个下人,把已经箱装好的物品抬着,跟两人一道上山直接送进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