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

他也怕真把自家狗打出好歹来。

好歹是这么聪明一狗东西呢,要是没了确实可惜,可它伤了人,他作为主人的必须得拿出来诚意。

听到曹老二两口子这么说,就最后在大花屁股上敲一下,厉声厉色吓唬它:“听到了吗?今天看在曹老二两口子的面子上,饶你一次,你跟着他们回院子以后,好好给我看家护院,要是他们家丢了一根鸡毛,我打死你个狗东西!”

大花听不太懂人话,可它天生会察言观色,能连蒙带猜,大概知道主人家的意思,登时对着曹老二两口子狂摇尾巴。

它看家,它一定好好看家!

谁也别想在它的眼皮子底下对这一家子干坏事儿!

两口子牵着大花回了家,便开始着手收拾起这个小院。

曹老二不喜欢这个院子,不喜欢这个茅草屋,然而他的婆娘孩子都在里面,哪怕是不喜欢,他也还是得在这里面住一阵子,得尽快收拾成能正常住人的样子。

别的不说,院门就得尽快安排上,房顶也得补上,用草席子盖着总不是个办法,还得再垒个鸡窝灶台,总不能整天不开火或者回老房子那边吃饭,他以后可是要给自家人开小灶的,老房子那边怎么都不如自己家方便。

这些都是体力活,宋杏花怎么也不可能做得了,曹老二去喊了刘二毛,刘二毛又叫上了几个平日里一起吹牛皮的兄弟,上山砍树枝的砍树枝,背石头的背石头,和黄泥的和黄泥,几个大老爷们儿热火朝天,等到日落时分,院子已经有了样子。

除了鸡窝还算结实,所有的标准全部按照最低标准来,那个灶台,就真的只是简简单单黄泥石头垒成的灶台,没有可以遮风挡雨的棚子;院门是扎成两捆的树枝,连长度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屋顶更是只简单修了修,再铺上草垫子,啥美观不美观的,不漏雨就行。

所以才能这么快就收拾出来。

虽然简便,基本生活却也已经够用,趁着现在天色还能看见,舍不得自家老母鸡的宋杏花和曹老二一起返回曹家捉鸡。

家里的鸡都是宋杏花和三个姑娘伺候的,哪只鸡能下蛋,哪知鸡不能下蛋,宋杏花知道的一清二楚,很快挑选了两只个头不大,却非常能生的鸡,高高兴兴准备回家去,却被曹老太叫住了。

老太太耷拉个脸,慢腾腾将宋杏花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想找出这个儿媳妇儿后悔的证明,然后她开金口,同意把分家这事儿作废,从此以后一家人仍然生活在一个屋檐里头。

谁知道根本没有,哪怕她横看竖看左看右看,也只能从宋杏花的脸上看出喜庆和幸福来,曹老太是越看心里越不高兴,这分出去了,没房子住只能住在生产队的茅草屋里头还这么高兴,不就是在说她以前亏待了二房一家吗,还让她怎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