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走进厂区,才能亲身感受到,“咱们工人有力量”是一种什么力量。

哪怕是一堆堆残壁,近距离接触,依然能想象出他们屹立时的雄伟模样。

乔羽踏入震到失去厂门的附属服装厂,里面的破坏也一样,非常严重。

这里有另一批解放军们在忙着清淤。

中间偌大的空地上,搭着大大小小六个帐篷。

其中大一些的帐篷里传来“蹬蹬蹬”,踩缝纫机的热闹声音。

“这次地震,我们服装厂失去了十分之一还多的女工。已经有各地知青,农场人员来我们附属服装厂帮忙。”

“但职工的冬衣都被房子压了,地震当晚,又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雨,衣服彻底毁了,所以我们冬衣的缺口很大,感谢很多单位捐赠了布料和棉花给我们,还派了像你们这些会缝纫的人来帮忙。”

“临时成衣车间在从东往西数的第二个帐篷,你们铁路上来的人,选出一个组长。我们这边的做法,每天由组长跟进生产计划,完成生产报表,跟踪生产质量,汇报生产进度。”

带路女工陆桂英有条不紊地发话。

乔羽听了这番话,在心里暗暗感叹。

到底是隶属唐市钢厂的,连服装厂女工都跟平城的女工明显不同,精神面貌就不说了,就这些有水平的话一出口,就知道唐市钢厂的企业文化绝对走在这个时代前沿。

乔羽很同意陆桂英的看法,在这个有些混乱的过渡时期,按援建团队划分生产小组,非常有必要。

一来,责任可以分包到各援建单位,这样既能促进生产积极性,又能提高生产效率。

二来,也便于主单位服装厂的管理,即便是援建过渡阶段,他们也能做到井然安排。

乔羽心里油然生出很多敬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