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闻先皇后仁慈爱民,如今看贵妃娘娘,便知赫舍里家风甚好……”
……
宁致宫安生了不到两日。
康熙在百忙中召见苏怡,两人在养心殿碰面,康熙正在批阅奏折,听得赵昌奏报,手上动作未停,改完手中那一本,方才搁下奏折,对苏怡示意道:“你说的镜灯,可是这种?”
御案之前摆着一盏青铜烛台,底端约一拳高,顶着一个巴掌大的托盘,一支幼儿手臂粗细的蜡烛立于其中,周遭围着绘制着花鸟山水图案的三面琉璃镜。
烛光被集中之后,通过唯一的出口折射出来,将御案照得分明。
这一盏灯,比苏怡当时绘制的草图精致百倍。
“灯匠真是好手艺,”苏怡点点头,有些感叹,“苏怡不过画了草图,他们便能制作出如此精细之物。”
“这是他们吃饭的本事,不过你既然夸赞了,也是要赏的,”康熙不置可否,对苏怡道,“这镜灯确实好用,朕已经命人往皇子所和各宫送去,你喜欢什么样式?朕紧着你先挑。”
皇帝说这话也只是随口一提,以示恩宠,而苏怡本身并不很注重款式不说,也不可能当真蹬鼻子上脸地侍宠生娇,闻言便行礼道:“陛下所赐,苏怡不敢挑拣。”
康熙打量着眼前的少女,见她面容沉静更胜从前,不由笑道:“你才多大,倒比其他人都老成些!朕听闻,你与淑贵妃似乎有些不愉快?”
苏怡一凛,迅速回想当日在永和宫的言行举止,面色不改道:“的确是有些不快,她强行抢夺三公主,此举甚是不妥。”
康熙也没想到苏怡这般直言不讳,顿了一下方道:“淑贵妃自幼骄横,也不是一日两日,未必是有什么坏心思。”
苏怡一言不发,只是从她脸上就能看出来,她其实并不信服。
但康熙也不是专门来为佟佳氏辩解的,他略提一句,说回正题:“只是端静而今也快满周岁,按理不该再留在布贵人身边,后宫中除了你与淑贵妃,其他人也不好抚养她……只是你身边已经有了保清荣宪,再多一个端静,恐怕也说不过去。”
苏怡听出来康熙的言下之意,主动给了康熙台阶下:“不瞒陛下,荣宪那孩子小气得紧,平素里就总跟保成吃醋,要是再来一个端静,岂非打翻醋坛子?陛下若是体谅微臣,还是免了微臣这一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