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谁也没想到,那个温柔儒雅的解元郎,居然是个姑娘!而且,她愿意将所有家财都捐献出来,她母亲被族人逼迫服毒……

一时间,整个钦州府大街小巷都流传着谢姑娘的故事。老百姓最喜欢这等离奇的故事,且故事的主角这么聪慧美好。好多妇人听说后跟着淌眼抹泪,自发到谢老爷坟前祭奠,谢明志夫妻两个如同落水狗一般连面都不敢露。

还没到钦州府的周梦庄在一次文人聚会上当场写了一篇贤女传,把才女谢秋怡夸赞了一番,且狠狠奚落了江南省书生一番,骂他们自己没本事,见一个姑娘得了解元,就要把她弄死!有本事,你们也把家财都捐献出去!

这可捅了马蜂窝,文人哪里能受得了这个,况且是周大家的讥讽。那些曾经和谢秋意一起读过书的同窗们很多人开始为谢秋怡奔走,到知府衙门为谢秋怡请愿;那些得了谢家好处的老百姓也跟着凑热闹,让于知府放了谢姑娘。

周瑶瑶带着夏夏一起,在谢管家的帮助下,火速清点清楚谢家的家财,该卖的卖,一样不留,谢家大宅也被富商买走。清点完毕后,周瑶瑶将捐献财产的清单贴在大街小巷,并邀请全城百姓围观。

老百姓见到那长长的清单,个个都张大了嘴巴,光是现银就有几十万两,还有田产铺面,老天爷,谢姑娘真舍得啊。

谢氏族人个个痛哭流涕,但他们也只敢在家中咒骂,他们不敢和全钦州府百姓为敌。多少吃不上饭的人家,就等着谢家的米下锅呢。

于知府见这种情况,火速将事情上报关巡抚,关巡抚向皇帝写了一封请罪书,内容大致如下:一说自己无能,让寡妇被逼死;二说自己无才,不能教导好江南省无数男儿,让一个姑娘得了解元;三说自己德行不够,没能约束好底下官吏,让一个姑娘能顺利混入考场,一路考到了举人。臣愿意用顶上官帽,换谢姑娘无罪释放,警醒天下百官和读书人。

四十多岁的景环帝最是个离经叛道之人,生平又好色,听说这等故事后立刻来了精神。什么,居然有姑娘考上了解元郎?姑娘漂不漂亮?要是漂亮,朕可以封个嫔位。

关巡抚不愧是官场老油子,在描述谢秋怡时故意写成女生男相,故而入考场时未被察觉。

景环帝一看,哦,长得像个男人啊,顿时兴趣缺缺。不过是考了个解元郎,又没杀人放火,我朝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奇女子,且又把全部家财捐献出来救助百姓,算了,让她回家吧,希望她以后能生出几个聪明的儿子。

景环帝交代身边人几句后,继续去后宫找美人寻欢作乐去了。

得了皇帝的交代,关巡抚火速给于知府下命令放人,然后悄悄把周梦庄给的画藏在了自己书房最隐秘的地方。

而此时,大锤和谢秋怡已经在牢房里被关了一个多月。

出狱那一天,周瑶瑶带着众人到大牢门口来迎接。大锤牵着谢秋怡的手,两个人眼睛被蒙上了,凭着大锤敏锐的听觉居然也能走得稳稳当当。

夏夏第一个奔了过去,拉着她们两个的手,“你们受苦了。”

可不就是,二人蓬头垢面,虽然每日吃喝有保证,可那里毕竟是牢房,脏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