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把事情捂得很紧,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陆愔儿其实是替嫁来的。
“是该叫父皇,”陆愔儿道:“父皇,您该好好养病,旁的不必担心。朝堂的事有殿下在,他会处理好的。”
老皇帝咳嗽了几声,陆愔儿忙去替他顺背。
“朕一直都知道,临祈会把事情做得很好,比我要好。他从小就是个极聪明的孩子,又深谙民间疾苦。不像五王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说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可却从来只顾自己享乐,从来也没有替百姓着想过。临祈是真心实意想造福苍生,从来也不会仗势欺人。我朝有他治理,未来百年必不会再有战火侵袭。”
陆愔儿道:“殿下之所以如此,都是有父皇悉心教导的缘故。”
老皇帝笑了笑:“你这丫头倒是会说话。”
他看着前方,长长地叹了口气:“朕并不是个好父皇,一直被五王蒙在鼓里,没能发现是他害得临祈残了七年,以为那日山崩之事只与陶重旧部有关,放任他逍遥了这么多年,甚至一度想把皇位传给他。”
“陶重”两个字让陆愔儿瞬时警觉起来,难以置信道:“什么……王爷残疾之事,与陶重有关?”
老皇帝倚在靠枕上,扭头看着窗外凉如水的月色,一双浑浊的眼睛没有焦点。
“朕记得是在八年前,郎旷作乱的那个时候,临祈带兵去了禹州。他在一处军营看见陶重欺辱平民,谁的话也不听,坚持斩了陶重首级。那年陶重势力长得很快,有不少人都甘心追随他,以他马首是瞻。陶重死后,那些部下实在不甘心,便受了五王招揽,设计将临祈引去了与华山,将他困在里面。临祈前脚刚去,后脚就发生了山崩。他被乱石埋在里面,熬了一天一夜,才被援军救出去。”
老皇帝面上带着憔悴的浅笑,对陆愔儿道:“还好,上苍把你派去了他身边,替他治好了伤。朕这一生做了许多错事,可唯一没有做错的,就是替你和临祈赐婚。”
“好孩子,朕看得出来,临祈是真心喜欢你。他以前总是一个人,有什么事都压在心里,谁也不肯说。以后有你陪在他身边,朕能安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