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舞鞋在空中摇来晃去,像球一样被抛来抛去,每一个镜头的表达方式都有变化,就是这些变化让人有了代入感。
他在其他剧组时,经常看到摄影师把摄像机绑到物品上,通过抛高物品来得到这个片段的镜头。月月在给睨睨拍视频时也曾用到这个方法。但在这里,月月没有把镜头绑在舞鞋上,而是指导着摄影师扛着摄影机拍摄,当摄影师无法理解月月的话时,月月会自己扛着摄像机拍摄,一群摄影师蹲在她旁边学着。
当时没有多大的感触,现在看到了后期处理后的视频,他就知道这样拍摄的妙处了。
月月让摄影师扛着摄像机拍摄是为了赋予小舞鞋一种人的心态。把摄像头绑在物品上,抛上抛下,千篇一律。但小舞鞋不是物品,它是“人”,它在半空中时会害怕地发抖,还会挣扎,这些都需要用镜头在半空中的轻微抖动来表达。
他意会到了,摄影师们看到视频后也意会到了,拿出他们当时蹲在月月旁边学习时写的笔记。
摄影师们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时都可得意了,这就是他们的聪明之处。他们当时虽然不懂这样拍摄的好处,但他们知道月月有多不喜欢说话。月月这么不喜欢说话都开口说话了,那就说明了这件是有多重要,必须记下来!这就是他们基层工作人员的生存智慧。
艺术总监惊叹月月的匠心独运,又好奇她为什么能如此巧妙地掌握小舞鞋的心理状态。
艺术总监还没有得到睨睨认可,平时只能远远地跟月月对话。他去问孟都,想着孟都也许知道这个答案。
孟都:“也许小舞鞋身上发生过的事情,都在月月身上发生过。”
艺术总监斩钉截铁:“不可能。”
孟都:“在白岛岛的剧本里舞鞋只是一个工具,没有任何心理状态的描写。”
白岛岛听到自己的名字,小跑过来,知道了他们讨论的事情后,说道:“这个角色是月月创造的,小舞鞋的心理状态变化都写在脚本里,月月写的!然后制作组根据脚本要求画了简笔画,简笔画也是月月提供了样图!”
孟都笑道:“月月和睨睨看了很多动画片。”
白岛岛认真建议:“睨睨适合看《黑猫警长》。”
孟都忍笑点头。
艺术总监仍在思考月月和小舞鞋之间的关系,还是不相信月月经历过小舞鞋的事情。
人难免会有较真的时候,孟都理解,代他问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