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婶气道:“得意什么,等我家乖乖考中举人进士,你们可别来巴结!”
刘氏的丈夫是村里的一位童生。
“举人进士?那是那么好考的?做梦还差不多。”有柴氏在,刘氏顾忌她的面子,并没有讽刺,只是把嘀咕的声音放大了。
唐瑾中了童解的消息村里人知道,但很多人并不认为他有真才实学,只是觉得他年龄小,才中了,排在他前边的肯定有好些个,但要放在全国一比,怕是不行。
第二惠和唐三婶都生气,柴氏把唐三婶和家里出来看热闹的孩子都叫回了家里。
唐三婶心里就很是不高兴。她没有做,却被冤枉,自然生气,刚吵架的时候,还说没有做等唐三叔回来了也要让他去试一试,不然白被冤枉一场。
结果,柴氏一句就将事情给定了。忍了忍,没忍住,就将心里话说了出来:“本来也不应该去争,可她那样,我还非去不可了,让她得意!那钱也不低呢。”
“他在念书你不是不知道,回来了可能也没有时间去。”柴氏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以才答应的那样干脆。
念书当然是好事,说不定还能考个秀才老爷出来,哪怕唐三婶不知道唐三叔书念的怎么样,也支持他念,不然家里别人都念她家不念吃亏,不念还得干活。
“那时间也不长,停一段时间也行。”因是短期的,钱多一点,而且干的好了,以后可能每年都请,是个好差事。
第二惠接口道:“要是爷愿意让他三叔明年下场考试,那就停不得,一停就懈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