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页

徐室长还怪会说话的,他们组里至今只有他和黄轩是外来的。他哪有机会来接站呐!

戴誉将徐室长介绍给刘小源,然后呵呵笑道:“我这次过来可不光是为了接你的,你可别恃宠而骄啊!”

“哈哈,你不是接我的,还能接谁啊?”刘小源不信。

“真的,今天还有一个跟你前后脚到的华大师兄。你可能不认识,不过,你俩也算是有缘了,居然买了同一天抵达的火车票,也省得我再折腾第二遍了。”戴誉提过他的行李,往吉普车的方向走,“外面怪冷的,咱们先去车上待会儿,他的那趟火车还得半个多小时才能到站呢。”

“没事,我穿得多不觉得冷,”刘小源嘴上逞能,却还是乖乖地跟上了他们的脚步。

等人的空档,戴誉与他闲聊:“要是早知道商调函发过去以后要那么久才有回音,还不如让你在家过完春节再过来呢,眼瞅着再有十来天就要过年了。”

“嘿嘿,正好我还没在北方过过春节呢,这次刚好见识见识。”刘小源挺乐呵。

他其实也想在家过春节来着,不过收到报到材料以后,他家里人就催着他赶紧动身来滨江,越早报到越好,以免夜长梦多。

“那你今年就跟我回家过年吧,我家里人多,过年的时候可热闹了。到时候我带着你放炮仗去。”

刘小源猛点头。

三人在车上聊了一会儿,估摸着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戴誉又重新去了出站口接人。

接人的大牌子被翻个面,“刘小源”的背面就是“秦学艺”。

为了加快起落架新型钢材的研发进度,戴誉试探性地给研究生毕业后就留校任教的秦学艺写了一封信。

不知他能否收到,也不知人家是否乐意来滨江。

当初他与这位秦师兄一起参与过无人机的设计,他来这个年代用的第一卷 彩色胶片也是对方送给他的。

戴誉原本是没报什么期望的,谁知竟在去年年底收到了对方的回信,表示愿意来滨江工作。不过,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他的爱人,华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一名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