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页

李代表点点头,抬手向下一压,对他做了个请坐的手势。

“这份资料是上周由章教授团队提交上来的,上级部门经过详细的论证后认为是可行的。”李代表的视线在室内环视一圈,缓声道,“所以目前0721项目被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仿制火蜂改型的无人侦察机,另一部要分抓紧时间仿制火蜂的模型机,或直接仿制拉-17,作为靶机使用。”

拉-17是曾经苏联援助的一批无人机靶机,不过马上就要库存告罄了。

“鉴于工程学院在年初就已经启动了拉-17的仿制任务,上级决定将设计火蜂模型机的任务也交给工程学院,就地设计就地生产。”李代表看向章教授几人,又道,“而北京的三个团队继续合作仿制无人侦察机。”

戴誉还在品味那句“就地设计就地生产”。

据他所知,北京并没有能制造飞机的军工厂,而关中那边却有好几家。看来这次果然只是开项目讨论会的,开完会各回各家。在关中设计完直接在关中就地投产,效率确实会比较高。

章教授突然举手示意,想要发言。

“咱们不要一讲到靶机,就将视线聚焦到无人机上面,无人机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有些训练项目完全可以用其他形式的飞机代替无人机。”章教授突然看向戴誉说,“戴誉,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滑翔机厂的情况。”

再次被点到名的戴誉,赶紧起身,向众人介绍道:“滑翔机厂顾名思义就是生产滑翔机的,不过,他们厂最近新研发了两款无线电遥控固定翼飞机,最大型号的飞机,机身长度和翼展都在三米左右,装备了40的发动机,如果对于续航时间没有要求的话,比如高射炮训练,完全可以使用这种遥控飞机作为靶机。”

戴誉又拿起那几张油印稿纸晃了晃,“我这篇论文也是由那两款飞机提供的数据支持。”

袁冰冰刷地扭头看向戴誉:“?”

这篇论文居然是这个马屁精写的?

尔后,李代表问了那家滑翔机厂的全名,点了点头便没再多问,会议议程继续推进。

要求每个团队汇报自己课题组的最新课题进展。

徐教授这会儿还谦让上了,一径要求客人们先汇报。

于是,章教授的团队被安排在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