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徐教授不吱声了。
国家急需靶机,不然也不会将这三架间谍机大老远地运过来。苏联的援助撤走以后,他们的靶机也严重缺失了,这次的任务就是尽快协助军方让无人机投产。
时间比较紧迫,等不及自主研发。
“行了,先不说这些了。赶紧将需要的数据收集齐全吧,把前期工作做扎实。”
接下来的几天,几人每天都像普通市民一样,挤在人堆里进入军事博物馆参观,然后晃悠到地下一层收集数据。
戴誉跟系里的几个任课教授请了短假,每天上午的课缺席,但是会按时交作业。
然后就像个小尾巴似的,生怕被人家落下,每天大清早就跑去章教授的小洋房打卡,蹭着军用吉普车一起去博物馆。
对于他的厚脸皮行为,章教授没说什么,他想跟就让他跟着,算是一种默许了。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戴誉已经基本摸清了这些人的底细。
唯二的女性,秦教授和她的学生,是华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
徐教授和他带的三个男学生,是空军学院的,具体什么专业人家没说,但是通过戴誉自己的观察,估摸着是搞无线电的。他们几人对于无人机的自动控制系统格外关注。
而他和章教授则主要将侧重点放在飞机的外形和动力系统方面。
除了这三个团队,军方也派出了一些研究人员配合他们。
这天休息的间隙,章教授坐上戴誉给他找来的椅子,看向在飞机旁打转的人问:“转悠好几天了,你都看出什么来了?”
仗着个子高,戴誉垫着脚抻着脖子就能看清飞机顶端的样子。
他收回视线,想了想说:“机身上部有两个吊环,这个无人机的起飞应该是有两种方式的。一种是由大飞机带到空中投放,另一种嘛,对方应该是有个地面发射架的,从发射架上,凭借火箭的助推力起飞。”